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访谈正文

解读大气四项技术指南:摸清污染源才能对症下药

2014-09-02 11:31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技术指南污染源排放清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及《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等4项技术文件。就此4项技术文件,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如何理解、贯彻这些文件,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关于《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问:《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对我国当前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近年来,以高PM2.5浓度为典型特征的大范围灰霾污染事件在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一次PM2.5排放既对环境PM2.5浓度有重要贡献,又可通过提供大气化学反应界面促进二次PM2.5的生成。完整、准确的区域PM2.5排放信息对于识别区域复合大气污染来源和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二十年间,我国政府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主要面向烟尘、SO2等一次污染物开展,过去的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只针对SO2、NOx、烟尘、粉尘等少数几种污染物,对于一次PM2.5的排放源和排放量并不清楚。“底数不清、家底不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城市PM2.5达标规划的设计和制订。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很早就对PM2.5排放清单编制工作高度重视,积极部署了一系列科研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基于对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凝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编制了《技术指南》,明确了一次PM2.5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指导原则、技术方法、重要参数和结果应用,用来指导各地环保部门科学规范地开展PM2.5排放清单编制工作,获取基于统一方法学和数据来源的PM2.5排放清单结果,为颗粒物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问:出台《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

答:该《技术指南》规范了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的方法和数据来源。PM2.5排放来源十分繁杂,对应的计算方法和参数复杂多样。《技术指南》规定了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的标准方法和数据源,可以指导各地获得可靠可比的排放清单结果。

该《技术指南》有助于各地环境保护部门摸清PM2.5源排放基本情况。清单结果作为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数据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加强人们对PM2.5源排放特征的认识,制定有效的PM2.5排放控制策略。

该《技术指南》为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支撑。《技术指南》作为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为接下来其他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问:《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指导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答:科学实用原则。在确保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同时,增强为污染防治决策服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分类指导原则。依据我国当前的行业或产品分类,充分考虑各个行业工艺技术、污染控制技术不同带来的排放特征差异,进行深层次源划分,使PM2.5排放源尽可能涵盖潜在的、可能带来排放的活动部门。

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原则。各地根据自身污染特征、基本条件和污染防治目标,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技术可行性,科学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路线。随着环境信息资料的完备,不断完善和更新源排放清单。

原标题:摸清污染源才能对症下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技术指南查看更多>污染源查看更多>排放清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