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深度】中国污染场地修复发展回顾建议与美国经验借鉴

2015-11-05 08:41来源:地下水环境网作者:谢辉关键词:场地修复污染场地土壤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对比中国和美国在污染场地修复行业所经历的问题,总结回顾了中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自2004年以来的发展历程,高度概括指明了当前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现状,并就如何借鉴美国经验,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面临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了看法。只有注重行业规范、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多元化修复资金来源,才能解决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以及“退二进三”等一系列管理政策的发布,出现了大量的污染场地。这些场地均不同程度面临着污染治理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矛盾、环境污染容易引发公众事件、污染物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威胁等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的污染场地修复行业。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正在迅速成长。回顾过去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发展的十年,对比借鉴美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发展历程,对于破解当前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困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修复行业发展的起点

对比中美两国,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公众事件是修复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1962年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的《寂静的春天》直接推动了DDT在内的一系列杀虫剂的禁用,同时也使得公众目光聚焦到农药污染土壤的话题上来。到了1980年,“拉夫运河事件”直接推动了美国国会通过《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并勒令胡克(Hooker)化学的母公司支付1.29亿美元的赔偿。截至2004 年,在付出4亿美元的代价和24年的时间后,拉夫运河的污染物清除工作才宣告完成。

与之类似,中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起点是北京地铁10号线宋家庄事件。事件发生后,有关环保管理部门随后开展了场地监测工作,并采取了清运焚烧污染土壤等相关措施。国家环保部门也因此发布了要求在工业退役用地变更用途后,需要进行清查和修复的一系列行政法规和命令,如《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 号)等文件。宋家庄事件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起点,标志着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开始受到国内环保监管部门和公众的重视。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我国城市工业场地污染导致每年逾500万亩的用地缺口,200多万公顷以上的矿区污染仅有不到20%得到复垦,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总量巨大。随着产业转移及城镇化的进展,近年来,因土壤污染导致的重大社会影响事件也逐渐增多,不断倒逼政府和社会公众重视污染场地修复,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中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实际的市场营收规模较小,并存在诸如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污染场地底数不清、存量污染场地数量巨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无独有偶,美国的修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相似的问题。除此以外,中国修复行业还面临着修复技术、资金和人才缺位,以及行业较为混乱等独有的问题。

2.1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监管执法缺乏法律依据

在中国,尽管国家和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污染场地管理工作,并于2014年发布了一系列污染场地环保标准,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然而,相比较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所具有的国家性防治法律依据和行动纲领,如《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十条”等,污染场地修复行业仍然缺乏顶层设计和更高层面统筹规划的专门法律,直接导致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在开展监管工作时面临无法可用、无法可依的窘境。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基层环境执法部门在面对污染场地治理时,无法明确责任主体,而只能笼统地依照《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文进行处理。

2.2 污染场地底数不清,亟待修复场地数量巨大

中国虽然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针对重污染工业企业等10类场地进行调查,但是受限于诸多因素,调查的普及面相当有限,无法全面掌握我国主要行业退役工业用地的污染状况,遑论建立类似美国“国家优先治理场地列表”一样的污染场地清单。另外,在已经调查过的数量有限的场地中,场地的众多基础数据和资料严重缺失,无法用于建立污染场地档案。根据相关调查报告,仅重金属一项,中国存在严重重金属污染的省份就多达14个,存在污染问题的农田面积达1494万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存在污染问题的工业用地面积为1205.25万亩,其中位于市辖区的工业用地面积占48.52%,约合584.79万亩。考虑到中国绝大部分工业退役场地在使用过程中都没有采取相应的土壤和地下水保护措施,因此可以推测,几乎所有现存的工业场地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

延伸阅读:

【重磅】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若干问题思考

宁波市环保系统观摩庆丰地块污染场地修复工程

原标题:【深度】中国污染场地修复发展回顾建议与美国经验借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场地修复查看更多>污染场地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