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叫好不叫座?看碳交易如何回归市场本真

2016-02-26 16:47来源:易碳家作者:刘瀚斌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碳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运行,从2011年开始启动至今已有4年。覆盖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但大多数城市运行情况都是“叫好不叫座”,呈现参与主体单一,参与积极性不高,市场活跃度低等问题。

2015年1月,深圳启动实施公共交通碳排放交易,探索建立公共交通领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国其他几个地域也在不同时期实行过类似项目,比如上海市正在推行的《交通港航行业碳排放交易管理政策研究》,广州市正在构建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等,但项目实施效果并不太好。鉴于已实施项目产生的问题,我对国内现行碳排放市场有如下思考和展望。

碳交易市场有偿配额机制。真的实现市场配置了吗?

国家提出碳排放交易,其出发点是履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从运行模式上看,当前.全国碳市场普遍采用有偿配额方式,这其实还是属于过渡市场的产物。具有“计划分配”的属性。一旦未来进入市场配置阶段,这种模式必然要逐步淘汰。用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盘活碳存量,将是以后交易主体瞄准的商机。据易碳家了解到,从碳排放市场的交易来看,其行业范围还是集中在“两高”行业,包括电力、煤炭发电厂、水泥、玻璃、钢铁等重点耗能大户,而重点排放单位的标准也是经过独立第三方的碳盘查审计后,确定的能耗大户。有人认为上海市的年交易目标达到100%的成果,值得借鉴。我认为,这主要是政府行为干预的结果,并不能作为完全市场行为的典范。

事实上,试点模式的建立,除了摸索交易方法、积累经验教训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的碳减排意识。在这方面不能照搬国际模式。目前国际碳市场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效用。现行交易量分配的方法.基本都是参照欧盟的标准,我们并没有结合国内实际进行标准再消化。

据易碳家了解到,截至2014年10月底.我国已完成二氧化碳交易137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对于未来全国碳市场规模的目标,目前碳市场属于试点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像CCER产品仍存在很多设计的障碍,准入门槛低,监管不明,标准不统一等。因此未来制度设计需要更加严格,按照规范的金融产品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才符合碳资产化的方向。未来中国碳市场肯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谁的商业模式成熟,谁的理念领先,谁的减排成本更加低廉有效,谁就能够掌握碳市场的主动权。

碳交易链投入成本缺失了哪些?

从成本投入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国内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在交易全过程方面,国内的碳排放核查核算阶段和实际交易阶段相对成型。但在保证减排可持续性方面。容易忽视交易完成后的日常监管阶段。据易碳家了解到,这三个阶段才能构成完整的碳交易链。

碳交易链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计人。在各实体的碳配额核算上就存在各种成本。除了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的可见成本外,还有核算过程自身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比如深圳市在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中。需要调研深圳市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碳排放环节和运行情况,确定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和排放类型,完成《深圳市公交出租企业、港口企业、航空企业和轨道交通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这一过程的计算势必会牵涉自身盘查的碳排放,这部分的核算如何计量,也应该纳入碳排放成本核算中。

此外,在碳交易环节,一旦成功。对于购买方会使用减碳额度,第三方监管将后续跟进,对于售出方,其未来的生产生活中的是否可以持续进行自身减排,这也需要第三方的监管。不能只统计交易本身的直接成效,还应该考虑到交易后续的监管产生的排放成本、交易双方履约后其他环节的碳排放有无溢出等。将其计算在整个交易链中。不仅如此,我们实施碳交易的目的是可持续地减少碳排放,而可持续的衡量标准、如何对参与主体进行可持续水平的跟进,也都会产生较大的制度成本。

除了成本方面,目前出台的管理办法对企业违约约束方面也没有清晰界定。这一方面反映了政策制定者没有把握碳交易市场机制的瓶颈,另一方面则与减排市场相关联的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有关。要想使得碳市场有效且持久,就必须建立全面的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在这基础上把碳减排从义务变成强制,把排放上升到信用高度,将碳排放目标纳入政府考核目标,这样的碳市场才能汇集多方的信任。

碳市场主体积极性能有多高?

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已明确列入2015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国家在未来将可能提前构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并且逐步取消试点单位的运行,在制度层面对交易细则、碳计量标准等进行统一。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全国碳市场拟于2016~2020年间全面启动实施和完善.现行的CCER市场体系在碳交易体系中仍属于低水平的运作。其原因在于国内减排模式并没有形成成熟机制,且还属于自愿减排阶段,主体积极性不高。未来的重心将会是强化操作平台、实践能力等基础.以促进市场的强劲持久。

在国际方面,中国目前采取内紧外争的态度,比如在利马大会上.国家对外希望通过谈判争取最大化利益;对内则抓紧实践操作,尽量不在低碳全球化大潮来临时被淘汰落伍。从这一方面讲,企业、机构和个人,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适应这一急剧政策变化和经济转型。而中国碳排放市场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位置,就要突破欧盟碳市场的体系,舍弃不合理的条款;打破思想束缚,摒弃减排和经济发展背离的观念,在减排项目设计方面引进更多的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减排项目的自我造血功能:特别是鼓励创新的减排项目.从政策方面给予扶持资金,从市场层面引人真正的风投:还要加快减排市场的推进速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