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深度】控排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反馈调查:以北京市为例

2016-03-17 15:30来源:节能与环保杂志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京碳交易市场自开市至今特点突出、收效显著,北京市针对碳交易先后出台了十余项政府文件、管理办法和配套细则,政策设计较为细致。为了更好地把握碳市场需求,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北京市碳控排单位参与的碳交易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北京市碳控排单位对碳市场的认可度,以及碳市场对单位的影响。

碳市场认可度的调查研究

调研群体涉及的北京市二氧化碳控排单位,覆盖电力、热力、水泥、石化、其它工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水利、教育)等六大行业,调研单位所属行业分布图如图1所示。

问卷主要涉及单位对碳市场的总体看法、单位碳资产管理情况、碳排放交易情况、核查履约和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问卷的设计依据心理学原理,采用开放性问题(指提出问题并未列出所有可能的选项进行作答,由被调查者自主回答)和封闭性问题(指已事先设计了各种可能的答案的问题,被调查者只需或只能从中选定一个或几个现有答案进行作答)的方式。

1、多数单位支持建立碳市场,市场的透明性有待提高

由图2可以看出,大多数单位对建立碳市场持正面态度。某些单位参与碳市场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某些单位在还未完全理解政策的意义和目的,且不了解如何开展具体工作的情况下,就被纳入其中并被要求履行控制排放的义务,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第二,生产型单位普遍担心未来配额不足,因此倾向于储蓄现有的配额供未来使用。第三,某些控排单位还未建立完善的碳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也没有筹建碳资产管理专职部门,只是由一些部门如财务部、统计部或节能办代管。第四,单位缺少专业性人才,大部分单位指派部门经理或者副总经理负责,由设备管理工程师或能源环保管理人员构成,这些人员缺乏参与市场交易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第五,政策不稳定使得单位认为参与市场的风险较大,过高的风险迫使单位采取观望的态度,决策人员不愿意承担潜在的风险和责任。

图3显示出40.7%的单位愿意率先参与全国碳市场,只有18.5%的单位不愿意率先参与全国碳市场。调研中发现,某些单位不愿率先参与全国碳市场,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若碳市场遭遇剧烈波动,没有明确而透明的指导方针促使发展改革委发放更多的配额以平抑价格,或购买配额来刺激价格,如何确保不会削弱或阻碍可能盘活市场的力量,这些不可预知性影响单位参与碳市场行为的意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