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人物正文

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上)

2016-05-17 08:23来源:亿利生态修复关键词:改良土地亿利资源王文彪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9日,王文彪董事长在北京亿利资源集团总部接受了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的专访。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王文彪回忆了自己与“沙”和“穷”相伴的童年、年少时母亲让他远离沙漠的告诫、由于库布其的阻隔对重点高中的放弃、第一天上任盐厂厂长时的情景。

采访内容将被用于Vince目前在筹备的与沙漠有关的新书中。此次访问,Vince专程来到中国,了解王文彪董事长的童年岁月以及亿利资源集团的发展轨迹。

采访前一周,Vince到中国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参观库布其沙漠,了解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还参观了亿利的生态光伏项目、走访了当地农牧民、参观了亿利东方学校。“太震撼了,亿利人了不起,王文彪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参观结束后Vince感慨不已。

在5月9日的专访中,王文彪董事长将自己28年的人生经历做了许多精彩的浓缩提炼。

王文彪董事长接受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专访

童年记忆:沙、穷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甚至有战争,这是世界的一个共性,”王文彪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诠释了为何沙漠的代名词就是贫困。“沙”与“穷”这两个字,是王文彪对童年的记忆。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费,家里靠养两只羊和几只母鸡生活,卖鸡下的蛋,就是求学的学费。

小时候的冲动:哪天沙漠没有了,该多好

母亲曾告诫的一句话至今依然在脑海中回荡。“一定不能跑远了,一定不能跑到大沙漠里边,那里边是有狼、有野兽的,会伤害人的。”他曾经幻想真正有个愚公,能够移走沙漠。

他本来被录取到一所重点中学,但是由于库布其沙漠的阻隔,本来100公里的路需要绕道400公里才能到这所重点学校,最后,他只好放弃重点学校,选择离家比较近的一所普通高中。

从“小治”到“大治”

1988年5月,王文彪从每吨盐的利润中拿出5块钱来治理沙漠,在沙漠里开始种树。他称当时的治理为“小治”,后来的治理则为“大治”。当时只是为了保护盐厂不被沙漠侵害,而后来的“大治”,范围则覆盖整个库布其沙漠。

从当年的盐厂到如今的“三绿一网”

当时做的是三块业务:传统的盐生产、立足于资源做化工产品、大规模地转型(在沙漠里大规模种药材)。这种药材既可以治理沙漠,又可以搞药的生产,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地,这叫“一举三得”。通过多年发展,这种结构现在已经演变成“三绿一网”: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

以下为采访内容(上)

延伸阅读:

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下)

原标题: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改良土地查看更多>亿利资源查看更多>王文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