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会展正文

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 聚焦空气污染

2016-05-26 09:06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微信关键词:空气污染可再生能源联合国环境大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空气质量不断下降,每年威胁到七百万人的生命。各国展示出政治意愿,积极采取行动提高空气质量,以解决“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城市空气污染整体水平5年上升8%。根据空气污染监测数据,80%以上的人们生活在城市,而城市的污染水平已超过世卫组织空气质量建议限值。空气污染威胁到人们的生命、生产力和经济。

人们在某些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比如使用清洁烹饪燃料和炉具、可再生能源、低硫燃油和公共交通——这是可喜的发展势头。然而,在其他一些领域的进展却不尽人意,不能有效遏制空气质量下滑势头。主要空气污染源包括交通,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等工业行为,农业,发电厂,用煤和木材等固体燃料做饭和取暖,森林火灾,露天焚烧城市垃圾和农业残留物等。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说,“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在过去几年间由于行动力不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空气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但是在个别地区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在1998年至2013年的15年间,在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成功地实现了空气治理的持续改善。北京的经验绝对值得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城市分享。”

5月24日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发布了两份有关空气污染治理的评估报告:第一份报告是全球空气质量行动报告,名为《Actionon Air Quality》,是联合国环境署力推的报告之一,报告对于全球在1998—2015年间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重点关注十大改善空气质量的基本措施。报告鼓励全球各国多实施相关空气质量政策,同时列举了成功的例子让其他国家借鉴。第二份报告《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由联合国环境署主导,聘请国际和国内专家团队对北京1998—2015年采取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梳理,重点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燃煤源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放控制、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空气污染预警应急等领域的工作进行了评估。

5月25日,联合国环境署为《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举行专题媒体圆桌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本报告的主笔贺克斌教授详细解读报告内容及结论;邀请北京市环保局李晓华副局长介绍2013年以来北京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新进展;联合国环境署名人合作伙伴、北京环保公益大使李晨发言,并发起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的环保公益行动-“跑蓝环保公益计划”,欲关注和培养青少年的环保科技创意并发挥现在中国的网络公益平台的独特作用,采取创新的公益传播模式。

《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的评估报告说,15年间,北京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78%、24%和4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已能稳定达到现行中国国家标准,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也已接近中国国家标准。

在燃煤源污染治理方面,报告指出,2013年与1998年相比,通过对燃煤电厂实施严格的末端治理,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都显著减少。报告还指出,1998年以来,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问题,北京通过新车排放管理、用车监管、油品质量改善、推广新能源车等措施,减排效果显著。

报告总结认为,1998年以来,北京针对“煤烟-机动车”复合污染问题实施的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北京的空气污染控制项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环境质量远非令人满意。”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此前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寻找方法有效改善北京的环境。”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在5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致辞

环境署交通处负责人德容( Rob de Jong)解读全球空气质量动报告

与会专家展示两份新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北京环保公益大使李晨推介《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

李晨同环境署驻华代表张世钢一齐参观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

李晨到访环境署总部

延伸阅读: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今天正式开幕 关注环境与人类健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污染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联合国环境大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