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手持物联网利剑 攻破“垃圾围城”

2016-06-17 14:32来源:物联网智库关键词:垃圾处理物联网技术垃圾分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物联网技术野蛮入侵了车、水、电梯、照明等民生范畴之余,垃圾处理这个令我国环保部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备受其困扰却大刀阔斧不起来的难题,也没能逃过物联网的“魔爪”。

垃圾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我国更是以实际行动在践行:每年产生近10亿吨城市垃圾,而且仍以年平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垃圾围城”的美誉俨然已全球遍享。

这还不算,每当严寒时节看到环卫工人吸着霾手脸通红,或是酷暑中头顶烈日淌着汗,或者更令人揪心的高速环卫事故,都让人唏嘘感慨。

拯救被垃圾污染的城市刻不容缓,如何让人从垃圾处理中一步步剥离出来是此次任务的核心。且看物联网技术如何让垃圾处理的物为比人为更精准、高效,甚至超越、颠覆。

垃圾分类注入新鲜血液

垃圾分类的核心是要给每个垃圾(谁都并非生来就是垃圾,所以此处实为每个物品)赋予一个身份标识,物联网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相较传统的识别技术(条形码识别、光学识别、生物识别)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无需视觉读取,还为后续的垃圾清运和收费铺好路。

具体操作在源头识别上,嵌有RFID芯片或贴有电子标签的垃圾桶或废物箱,辅以读卡设备,无需人的干预实现对物品信息的自动识别、传输、处理。

当标识物进入处理中心后,首先通过生物处理、压缩处理将餐余垃圾“变废为宝”转变成肥料,其他的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则将进入到分类垃圾转运车运出,其中,不可回收垃圾将进入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填埋、焚烧,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则将交由不同的环保公司进行专业化处理。这便实现了对垃圾进行动态、实时的“可视化”管理。

德国是最早将 RFID技术用于废弃物管理的国家。通过德国联邦废弃物处理协会的引导,垃圾处理公司采用这些被标记了分类的垃圾桶,再将这些标记分类“下发”至垃圾处理车,甚至家庭垃圾桶。这样逐级配合RFID技术的推广,最后通过车载RFID装置记录和储存数据,分别汇总到协会和垃圾处理终端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分类处理。

欧洲一些城市已建立起了应用RFID技术的城市垃圾收运系统,从源头开始把控是做好后续清运的最佳准备。他们基于源头监管形成了“Pay as u throw”的生产者收费制度。

原标题:手持物联网利剑,攻破“垃圾围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物联网技术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