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追踪】收购收购又收购 国际海水淡化公司为何如此受中国企业青睐?

2016-08-17 08:29来源:宇墨Umore作者:Mickey Shi关键词:海水淡化IDE海淡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行业热点 | 深度解读

近一个月,一系列收购、收购还是收购的事件让沉寂已久的海水淡化行业再次火热起来。对于最新的重头戏——中国交建公司对国际海淡巨头IDE的竞价收购事,宇墨智库的团队已在昨天文章中深度分析。今天我们趁铁打热,我们来深入浅出地聊聊国内的海水淡化的江湖。

延伸阅读:

大新闻|中国大国企重拳收购全球最大海水淡化公司

探秘丨非环保公司 中交建为何有意收购IDE?

尴尬的五年

海水淡化行业并非没有“火”过。早在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后,就有众多媒体和机构预测这一行业将进入黄金时期,成为下一只风口猪。

然而打后数年的发展却遭到数据结结实实地“无情打脸”:2012至2015年,全国海淡工程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仅为8.3%。发展意见中的一系列量化目标:

…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0万-260万吨/日,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贡献率达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70%以上…

但结果……一个也都没有实现。

问题在哪儿那么,问题在哪儿?

其实在问题的原因上,业界的认知非常一致:

【 成(mei) 本(qian) 】

目前国内最好的海水淡化项目吨水成本也要4-5元左右。但即使是水价较高的工业用户,除天津等极少数地区以外,我国各地工业水价几乎都在4元以下,就更别说民用水了。因此在中国的绝大部分省市,海水淡化就是一桩亏钱生意。

除成本之外,政策的不给力也是重要的原因。虽然不少人在描述我国海淡行业发展历程之时依然强行用上了“政策大力支持”的字眼。但事实是,在上述《意见》政策本身就缺乏细节与执行性的情况下,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后续配套规划或者法律法规了,如此政策的促进作用自然可想而知。况且我国决策层对于海水淡化路线的态度本身就摇摆不定,北方城市缺水问题以南水北调而不是海水淡化来解决就可见一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水淡化查看更多>IDE查看更多>海淡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