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G20 我们抱有哪些绿色期待?

2016-09-01 09:50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张倩关键词:碳排放温室气体G2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以下简称G20)于9月初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本届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在这次峰会的重点议题中,也纳入了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气候与能源议题,包括可获得、可负担、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气候资金等,颇受关注,为此本文整理了本届G20的几大看点。

看点一:后巴黎时代 G20的使命

G20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2/3,全球贸易总量占全球总量的80%,但同时也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4%。此外,前20个碳排放国家就有7个G20成员国,所以气候能源无可避免地成为G20热议话题之一。

今年5月30日,荷兰环境评估局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Climatic Change发表题为《G20经济体对〈巴黎协定〉气候提案全球影响的贡献》,评估了105个国家的气候减缓目标,并特别关注了G20国家,指出G20国家是未来全球减排的最大贡献力量。

G20峰会作为影响力重大的政府间首脑会议,已经不仅是政府间的合作。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六大参与平台,包括民间会议(C20)、劳动会议(L20)、妇女会议(W20)、智库会议(T20)、工商界峰会(B20)和青年会议(Y20)。这其中,C20则为G20峰会提供了交流和预热平台。民间力量也为G20公报建言献策,如在2016年的C20公报第十五点提到: “呼吁各国尤其是G20成员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切实行动,争取尽早批准巴黎气候协议,使这一协议尽早生效。根据巴黎协定有关规定,尽早制定并通报国家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战略,定期更新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以内,并继续向1.5℃的目标努力。”

从2009年的美国匹兹堡峰会、2010年韩国首尔峰会到2015年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能源与气候议题越来越重要,G20与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机制关系愈发紧密,本届G20峰会又会有哪些经验交流和合作,不禁让人期待。

看点二:美国大选对于《巴黎协定》是否产生影响

作为世界两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已承诺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通过旨在延缓全球变暖的《巴黎协定》,从而增加了这一协定比预期更快落实的可能性。

据了解,只有获得占全球排放总量55%的55个国家批准,《巴黎协定》才能生效,而中国和美国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8%。当前,中国承诺将在2030年左右让CO2排放量进入平台期或下降期。不少专家认为,以中国当前的趋势来看,这一目标很有可能实现,但就当前美国形势看来,《巴黎协定》的最后落实还没有定数。

可以这样说,《巴黎协定》是奥巴马政府在国际气候领域留下政治遗产的最后契机。《巴黎协定》一旦签订,有效期4年,无疑与美国总统的下一轮任期高度重合,所以美国政府当前依然态度谨慎。目前,由于否认气候变化的共和党占据了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奥巴马预计将会绕过国会,通过现有的行政授权来批准和实施气候协定。由于《巴黎协定》不存在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奥巴马可以在现行法律、条约和宪法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命令来批准和实施《巴黎协定》。尽管气候变化立法遥遥无期,但是白宫已经通过现有法律途径取得了温室气体的管制权。

不过通过行政力量批准的气候条约只具有政治约束力,而缺乏法律约束力,这样的承诺是否能够有效落实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总统宝座花落谁家尚不可知。众所周知,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以及克鲁兹都是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所以一旦共和党占当权,即使他们不废弃《巴黎协定》,美国气候政策的实施也有可能出现大幅度倒退。另一方面,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赢得选举,奥巴马的气候政策还是会得到延续,但美国政府能否顺利实施《巴黎协定》还是存在着疑问。美国气候政策的基石之一是《清洁电力法案》,这一法案将对电厂温室气体排放实行史无前例的管制措施。然而这项法案在最高法院受到了严重挑战。今年2月,最高法院要求环保署暂停实施这项法案,从而给美国气候政策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巴黎协定》顺利签署,是全球气候治理向前迈进的一大步。然而全球气候行动的落实,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美国国内的气候政治则是这不确定性中最大的谜团。所以在这次G20峰会上,美国政府就《巴黎协定》如何发声?在奥巴马政府仅剩的任期内能否有效落实协定?在之前3份联合气候声明的基础上,这次的中美首脑会晤是否会达成第4份声明?这都是这次峰会备受瞩目的焦点。

原标题:G20,我们抱有哪些绿色期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