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余热余压政策正文

《“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发布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等领域(全文)

2016-09-26 10:0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节能环保烟气余热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统筹推进机制

建立《“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全市统筹推进机制,市级机构围绕行动纲要建设开展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指导各区、各部门开展推进工作,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政策制定、统计监测、监督检查的作用。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政策措施,强化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市协同合作

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本市关于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部市合作。共同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增强产业创新动力,深入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建设“四新”经济产业基地新载体。推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推动“互联网+”专项创新和服务型制造,推进创意设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推进高端智库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结合“营改增”政策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完善市、区财税分配体制,重点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扩大产业转型升级转型资金规模,改变以财政补助为主的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支持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和软件首版次应用,继续推进“创新券”“四新券”等支持方式,创新智能制造发展应用机制,实施精品创造计划和强基工程。落实新修订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股权奖励递延纳税试点政策,研究完善鼓励企业主体创新投入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作用,支持制造业企业上市、发债、资产证券化以及在“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支持企业开展国内外兼并重组和跨界并购,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差别化信贷和投贷联动等融资服务。

(四)强化土地统筹利用

做优增量,盘活存量,通过多种方式满足工业用地需求,保障制造业用地需求。市统筹工业用地指标重点用于经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项目用地需求,并向重点园区和重点区倾斜。实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和“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加强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和城市开发边界外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区县政府承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主体责任,建立闲置土地处置的共同责任机制。综合运用财税、环保、安监、信用等措施,倒逼企业盘活存量低效用地。

(五)构建人才发展体系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引进制造业领域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校企联合培养科技、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实施领军人才、青年英才、首席技师等计划,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新型学徒制、转岗员工再培训等试点,开展在岗人员学力提升计划。打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双向流动通道,完善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及离岗创业管理政策,健全用人单位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市场主体评价人才机制。优化人才保障和综合服务水平,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加大激励力度,深化“人才+项目+产品”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人才薪酬、考核、管理等相关制度。

(六)推动产业开放发展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大对境外创新投资并购的支持力度。鼓励园区、企业创新合作方式,探索产业园区“走出去”发展新模式,推进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区建设,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探索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和有序转移,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分工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大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吸引高端制造业的跨国公司来沪投资,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及贸易总部集聚,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转型升级成为全球性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

(七)创新企业服务方式

发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规范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探索符合产业创新的政府服务体制,统筹政府社会各方的服务资源,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功能,构建全方位无缝隙的服务平台,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及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为企业提供动态及时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推进重点产业项目的协同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降低土地、税费、电、水、气等综合成本,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坚定不移加大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能效指南的联合实施,提高产业治理水平。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培育若干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体(联盟)标准制定机构,制定优化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团体(联盟)标准,打造体现上海水平的团体(联盟)标准品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烟气余热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