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垃圾分类经验得到全国推广!浙江凭啥能解“垃圾围城”?

2017-02-06 13:20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黄平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分类,人称“世界性难题”。春节前夕,记者在浙江调研时发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这道难题正在被有效破解。“垃圾围城”的浙江答卷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浙江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00年,杭州成为全国第一批8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之一。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整治入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浙江推广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全省设区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超过50%,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3%;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超过90%,450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试点村每年可减少垃圾40多万吨。


上图 金华灃浦镇后余村,村民在分类垃圾箱前进行投放。

右下图 在嘉兴市周王庙镇长春村,每家每户门口都放了可堆肥、不可堆肥和餐厨垃圾桶。

源头分类 就地处理

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分类抓起。浙江将垃圾分类的突破口,锁定在农村。

在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向家源村,70多岁的村民李根娣每天清晨都会拎出两个垃圾袋,“会烂的垃圾放绿色桶,不会烂的放灰色桶。”在向家源村,村民分类扔垃圾早已形成习惯。

若按照旧有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金华现有垃圾填埋场剩余寿命不到6年。为推行群众可接受、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方式,金华尝试“二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会烂的、不会烂的。“和农民讲垃圾分类,要用农民的话。”金华市政协主席陶诚华告诉记者,这套分类标准虽然算不上多准确,但简洁易懂,符合农村实际。

为确保垃圾分类到位,在农户基本分类的基础上,浙江多地实行“农户一次分类+村保洁员二次分类”的模式,由村里的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分类处理,会烂的,就地就近沤肥;不会烂,但能卖钱的回收,不能卖钱的集中外运。

据记者了解,2013年以来,浙江选择一批村庄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垃圾分类制度由点及面,不少地方甚至实现了“全域覆盖”。


位于金华市岭下镇岭五村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垃圾分类十问十答 ——经济日报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

原标题:浙江凭啥能解“垃圾围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