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大气十条》一期“终考之年” 如何助力治霾行动?

2017-04-20 09:08来源:能源大嘴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大气十条治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雾霾高压下急需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雾霾问题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公路交通为主的运输结构造成的。雾霾治理关键在于加大“调结构”的力度,一方面需要加速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另一方面需要持续调整产业结构。

煤炭是京津冀地区主导性的燃料污染来源之一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报告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电力供应结构中,煤电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火电占比一直在80%左右;而火电中绝大部分是燃煤电厂,占比在95%左右。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煤炭是京津冀地区的主导型燃料,占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颗粒物排放的25%,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2%和47%。

2013年北京市要求5年内煤炭消费比重降至10%以下[3],四大燃煤电厂逐个关闭。北京市的减煤治霾行动让2016年北京市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2.5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62.3%、14.3%和18.4%,其中主要来自煤炭燃烧的二氧化硫下降幅度巨大,同时,空气中和燃煤相关的砷、铅、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也出现明显改善[4]。减煤治霾措施对于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显著作用由此凸显。

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也提到京、津、冀、鲁、豫五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透露出“去煤”的能源政策信号。减少煤炭消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就势在必行。

燃煤电厂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污染源,包括钢铁、水泥、制砖等在内的工业生产过程是第二大污染源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报告

河北、天津的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重工业是京津冀雾霾治理进程中的另一个大的阻碍。煤电厂和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排放源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占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颗粒物总排放的58%,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排放的81%和64%[5]。

这些重工业行业目前大都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2016年国家开始全面开展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6]。但随着今年年初钢铁价格的上涨,钢铁行业的产量大幅回升,给实际的去产能效果带来一定冲击。据统计,2017年1-2月,全国粗钢产量12877万吨,同比增长5.8%,去年同期为下降5.7%;钢材产量16655万吨,增长4.1%,去年同期为下降2.1%[7]。落实重工业去产能效果,加大去产能力度,才是助力雾霾治理的一大有效措施。

大气十条》一期“终考之年”不是治霾终点

《大气十条》一期规定: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25%,北京2017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总体情况确有好转,2013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106微克/立方米[8],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9],PM2.5平均浓度降幅达到33%。

客观来说,2013年以来的一系列治霾措施,对于降低PM2.5浓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京津冀地区已经提前实现了《大气十条》一期的目标。在周边区域污染物输送及不利气象的影响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推出格外必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治污责任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助力北京可以达到《大气十条》一期中2017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目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治霾力度不断加大、治霾成绩开始日渐显现的同时,公众对于雾霾好转的趋势感受却并不明显,这背后的原因包括年平均浓度虽然已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重污染天气的频发显然降低了公众的“呼吸体验”;而《大气十条》一期中的目标数字固然很积极,但距离达到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35微克/立方米,让公众真切地体会到“蓝天常在”的空气和环境,仍需上下一致付出更多的努力。

原标题:《大气十条》一期“终考之年”,如何助力治霾行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大气十条查看更多>治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