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2017-04-27 12:3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四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已经印发。规划提出,到2020年,森林质量得到提高、生态功能不断提升,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荒漠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稳步推进,湿地与河湖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农田保护性耕作和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增强,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增强,全面构建起“四区八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全文如下:

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前言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必须站在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推进生态修复与治理,严格自然生态保护,全面构建“四区八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本规划是四川省“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编制以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解决突出生态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为根本任务,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是行业和地方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建设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的奋斗目标,着力修复地震灾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系统,着力防控重点地区的生态退化,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着力完善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全省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成效显著

常年性有效管护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2.6亿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36.4万亩,累计新造林2640万亩、抚育森林1275万亩、改造低效林1086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02%,森林蓄积达到17.33亿立方米;每年实施草原禁牧7000万亩、草畜平衡1.42亿亩,累计实施退牧还草3905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到84.5%;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59.8万亩,巩固沙化土地治理成果20.5万亩,综合治理岩溶土地面积2319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48平方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2496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6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96平方米;全面完成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灾后自然生态修复任务;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31.8万平方公里。

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划建自然保护区169个、世界遗产地5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湿地公园43个、森林公园126个、风景名胜区90个、地质公园29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7个,全省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全省湿地保有量2621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系统调查,完成四川省生物多样性评价,建成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和湿地资源数据库。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1387只,分别占全国的78.7%、74.7%。

三、生态保护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完成全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全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审批和林地一张图建设。推进生态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建成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平台和一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观测网络站点,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生产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生态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的执法检查基本实现常态化。森林碳汇计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大熊猫繁育保护、高寒沙地生态修复、地震次生灾害生态治理等科技攻关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四、生态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制(修)订了《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法制保障体系。出台了《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四川省“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计划》等重大规划,进一步完善了规划体系。开展建立生态用地和生态资源总量管理制度、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探索。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在成都市、雅安市、嘉陵江流域、川西北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已覆盖全省1/3的面积、51%的人口。开展完善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机制专项改革,启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和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完善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省级公益林补偿实现了与国家标准并轨。在岷江、沱江等河流上下游政府间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试点。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原确权登记,启动以“两证一社”为主的新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启动。

第二节形势分析

一、有利条件和机遇

一是生态保护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作出了“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空前关心重视,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是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了生态建设新使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富民。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对“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作出安排部署。绿色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本底,要求将维护生态安全作为战略使命,强化生态红线管控,严守生态阵地,严格保护生态资源。要求加快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增加生态资源,增强生态系统功能,补齐生态短板,着力建设绿水青山。

三是全面小康提出了生态保护建设新任务。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了“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四大片区生态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富集,生态景观独特,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促进脱贫攻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无可替代作用。如期实现四大片区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要求加强自然生态建设,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消除生态致贫和生态返贫因素;要求在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上做足文章,变自然资源为发展资本,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未来五年,全省尤其是四大片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生态扶贫成效。

四是全球生态治理带来了保护发展新机遇。2015年联合国森林论坛讨论了未来15年全球森林政策,对森林在消除贫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关键作用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要求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全球生态治理的新变化,为我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全球行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好的机遇。

二、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是生态屏障仍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森林系统低质化、森林结构纯林化、生态功能低效化问题较为突出。草原退化面积高达1.56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58.7%,天然草原平均超载率10.03%,草原承载压力较重。土地荒漠化呈蔓延趋势,荒漠化面积2385万亩(石漠化土地1095万亩、沙化土地1290万亩)。水电工程建设、过度放牧等导致部分湿地和河湖生态功能退化,自然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冻融侵蚀)12.1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4.9%。农业化学品使用量大,土壤酸化面积达到39.4%,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用地与养地矛盾突出,农田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二是保护开发矛盾突出,资源保护压力较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以及基础设施、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区大量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空间被挤占,生态红线守护难度增大。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尚未形成,自然生态资源损耗严重。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区和盆周山区极端气候天气频繁,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草原病虫害和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日益加大。地震次生灾害对灾区生态构成持续破坏,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违法破坏森林草地资源行为时有发生,生态保护和成果巩固压力大。

三是城乡生态功能不足,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一些城市存在生态空间保障不力、生态用地不足、绿地系统不健全、绿地服务功能不强、热岛效应突显等问题,部分城市绿化指标与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标准相比均有一定差距,生态服务功能不强。城镇周围、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绿化较为薄弱,公路、铁路和水系等通道绿化水平不高。城市及乡村水系破坏、水体污染、水生生物减少等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问题十分突出。

四是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还未完全释放,发展体制不顺,建设机制不活;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自然资源产权及支持保护等制度建设滞后,各项补助标准偏低、投融资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直接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仍存在政策障碍,生态保护与建设普惠制政策尚未真正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存在经营权落实不到位、处置权设置不完整、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不顺,民生问题突出,产业转型缓慢,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刚刚起步,改革动力不足,顺利推进难度较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五是生态文化意识薄弱,生态观念有待加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爱护自然、节约资源的生态价值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少数领导干部仍然缺乏正确的生态政绩观,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缺乏生态保护意识,部分群众仍然缺乏绿色消费理念,公众爱绿护绿、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依然薄弱。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全社会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局面尚未形成。

“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既是负重前行、大有作为的关键期,也是实现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的攻坚期。全省上下要紧紧抓住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坚定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建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两大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四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