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2017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2017-07-10 08:51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关键词:土壤修复土壤污染污染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我国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

①土壤修复规模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目前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仍是起步成长阶段。当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中已经达到30%以上。预期随着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管理体系构建,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扩张,土壤修复规模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

②环保政策助推土壤修复行业发展

从2005年开始展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与土壤污染相关的政策文件。2008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仅仅提出了到2010年以及2015年建立土壤污染管理体系的初步意见。随后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及《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中进一步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指标,包括重点防控省份及企业的确定,污染防控指标的确定等。相比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治理政策支持,我国对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关注起步晚。

除了相关政策发布相对滞后以外,我国土壤修复政策体系尚不健全。根据前述我国土壤污染的分类类型,我国目前以耕地土壤污染和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然而目前还没有制定具有系统性的土壤修复政策和相关标准。国家正在抓紧制定有关土壤污染治理的细则及管理办法,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出台。其中,《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已经出台并实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性政策文件业已相继出台或实施。这些导则、办法和规划将为土壤修复企业开展业务提供详细的指导,有关内容也是预测未来市场前景的重要参考。

③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是土壤修复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的多数为具备集成技术与工程经验的综合型公司,在行业起步成长阶段,这些公司更容易获利。但成熟的土壤修复产业涉及检测、评估、技术设备研发及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随着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上下从短期来看,股东背景、过往业绩等仍将是企业获取项目的主要因素,从长期看,技术的成熟度、适应性及产业化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市场主流土壤修复技术构成的不同,随着土壤修复市场深化,新技术成本逐步下降,在土壤修复更加关注其生态和社会效应的情况下,新的前沿的土壤修复技术将更受欢迎。

④多种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资金问题是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土壤修复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其次是污染企业和土地开发商,包括产业农业化开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然而,依靠政府主导的资金投入无疑使得行业发展受到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负担影响,因此,探索土壤修复行业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资金来源的解决办法。

从成熟国家来看,土壤修复企业可以选择多种商业模式——BOT/BT模式、EPC模式、PPP模式。其中我国目前比较多见的是EPC模式。从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BOT模式具有更加灵活的资金融通方法,同时对土壤修复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而随着国内PPP模式的来临,修复产业的PPP模式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和股权投资”三种方式的政企合作能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并通过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的投入,让社会资本融合到修复产业中,是未来我国积极探索的盈利模式。

⑤《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影响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于2016年5月28日颁布实施,其作为未来土壤修复的指导计划,将对土壤修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我国应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A.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力争2018年底前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在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制定详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定,开展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成果审核。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

B.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工作,适时修订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土壤污染防治有关内容,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同时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C.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切实加大保护力度。2017年底前,出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同时,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

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自2018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向所在地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自2017年起,各地要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入用地程序。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

地方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地方各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E.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省区市要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项目库,2017年底前完成,规划报环境保护部备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完成。同时,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定期向环境保护部报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进展。

F.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整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资源,建设一批土壤污染防治实验室、科研基地。优化整合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研究。2020年底前,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并根据试点情况,比选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成以环保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批成果转化平台。2017年底前,发布鼓励发展的土壤污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同时,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

G.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

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整合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地方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相关企业参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同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引导作用,

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探索通过发行债券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开展试点。

2、水体(地表水、地下水)修复

水体污染是指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污染可分为点污染和面污染,点污染是指污染物质从集中的地点(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门)排入水体,而面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从污染源划分,可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其他污染源;从污染成因划分,则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水体修复则是指水体(河流、湖泊、海洋、湿地和地下水等)受到污染或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受到损伤后,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在利用水生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功能的基础上,重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环境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别是水体自净功能),并使修复的水体环境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使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或减轻污染的过程。

水体修复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为检测机构、修复用剂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等;中游企业为水体修复企业、环保咨询机构(监理机构)等;下游企业为污染水体所有者、环保主管单位。产业链上游企业为中游企业提供设备、修复用剂等支持和服务;中游企业提供从前期调查、风险评估到中后期的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后期评估等工作;下游企业发布项目。

水体修复的技术一般可分为水体物理修复技术、水体化学修复技术和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在研究应用上一般以水体生物和物理修复技术为主,水体化学修复技术为辅。

与土壤修复相似,发达国家经过工业化快速发展之后,也较早的面临水体污染问题,此后发达国家通过法律约束及技术创新实现了水体的有效防治和修复,水体修复步入成熟阶段。

而我国,目前水体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根据《2015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202个地级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5,118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1,000个。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466个,占监测点总数的9.1%;水质呈

良好级的监测点1,278个,占25%;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236个,占4.6%;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2,174个,占42.5%;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964个,占18.8%。地下水中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铵氮)、氟化物、硫酸盐等,个别监测点水质存在砷、铅、六价铬、镉等重(类)金属超标现象。同时,根据《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64.5%、26.7%、8.8%,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我国水体污染形势严峻,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充分重视,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技术的不断突破,市场化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未来水体修复市场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延伸阅读:

2017年一季度土壤修复公司业绩/资产负债对比及前景预测

原标题:2017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污染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