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全文 | 温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17-07-13 13:5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污染地块土壤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九、健全污染防治政策保障

(一)推动科研和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跟踪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进展与实施成效,及时引进并推广先进技术。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交流,培育本地技术力量。在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重点推广生物治理、种植品种调整、栽培措施优化、土壤环境改良等技术。在污染地块修复方面,通过实施典型污染地块修复试点项目,加快针对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和复合型污染治理等适用技术集成与转化,推广修复工程规范管理模式。(市科技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科协等参与)

(二)发展治理修复产业。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加快完善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环境监理、工程治理产业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开展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从业单位水平评价试点,促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科协等参与)

(三)完善资金筹措机制。督促污染土壤的责任主体切实承担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经济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省级相关资金。统筹基本农田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采矿权出让所得、环境保护等专项资金,强化全市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的资金保障。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向,研究制订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的激励政策措施,对重点治理修复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永久基本农田污染状况调查建档、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土壤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各级财政应予以必要保障。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逐步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市财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金融办、市人行、市保监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四)引导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党委政府宣传教育体系,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并加强对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的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工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土壤环境专门课程。根据土壤污染详查的总体安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适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状况,引导社会加强有效监督。结合各类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公开曝光一批严重污染土壤的典型案件。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及农业、国土资源部门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作用,鼓励公众对乱排废水、废气、废渣、污泥、破坏农用地、擅自开发未利用地等土壤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粮食局等参与)

十、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

(一)强化地方人民政府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是实施本工作方案的责任主体,要在2017年8月底前制定并公布本地区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要逐年制定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年度计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并于每年1月底前向市人民政府报告上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二)严格目标考核。制订《温州市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考核办法》,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市人民政府每年对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并与土壤污染防治相关专项资金分配挂钩。对未完成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或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将采取通报预警、环评限批、挂牌督办、约谈有关政府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等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监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审计局等参与)

(三)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环保局负责土壤污染防治具体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市环保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

(四)落实企业污染防治责任。有关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控企业,要按国家要求定期公开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重点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等情况。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从2017年起,当地人民政府要与重点监控工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并向社会公开。(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等参与)

延伸阅读:

政策全文 | 武汉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污染地块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