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台湾人在上海搞垃圾分类回收 为什么没人认为他们在作秀?

2017-08-23 11:05来源:上观作者:洪俊杰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回收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实,许多上海居民都想为环保尽一份力,关键是要有人带他们做。我们团队虽然人数有限,但只要居民们愿意,我们一定陪他们走下去”,林咸尹说。


家住外滩街道宁波路社区的魏奶奶已经静静观察了两年多了。她已经记不清从2014年的哪个月开始,一群台湾志工到小区搞垃圾分类回收,她只记得时间是在每月第四个周六的上午。今年6月24日周六上午,魏奶奶下定决心,从家中搬出一摞旧报纸交到了台湾志工马庆仁手中。

“我们通过了魏奶奶的考试”,60多岁的马庆仁瘦瘦高高的,是慈济环保团队宁波路社区环保站的站长。从2010年开始,这一来自台湾地区的环保团队就与上海有关部门合作,在本市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如今七年过去了,他们陆续设立了40多个回收点,基本覆盖本市各个区。


“台湾人跑到上海搞垃圾分类,是不是在作秀?”

林咸尹是慈济环保团队的干事。1993年他来到上海工作,夫人也是本地人,早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他注意到一些小区没有垃圾分类,既不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也会污染周边环境。

这让林咸尹想到了30年前的台北。那时台北环保问题很严重,之后民间组织与政府发起了“垃圾不落地”与“垃圾减量化”运动,如今垃圾分类回收在岛内已蔚然成风。

“都是中国人,在台北可以推广,为什么不在上海试试?”于是,这批台湾环保志愿者动了起来。

第一步是要与社区建立联系。“一开始我们很担心被轰出去”,让林咸尹欣慰的是,在说明来意后,居委会支持这一行动。选个时间,志工上门向居民作环保宣导,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相关方法。

之后,就是与居民约定一个资源回收的时间。马庆仁与宁波路社区定在每月第四个周六,而另一位志工单文娟则是每月20日等在昌平路与陕西北路口。在那天,志工会把场地分为塑胶类与纸类两个回收区。居民眼中的“塑料”,被志工细分为PET饮料瓶、PE清洁用品、PE保鲜膜、PP速食盒等。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饮料瓶,瓶身、瓶环、瓶盖以及塑料包装,都要分开处理。用单文娟的话说,分得越细,再利用的价值就越高。

延伸阅读:

垃圾分类坚持14年的背后:每年围绕垃圾分类整体开销约15.7万元

原标题:台胞新职业③|这些台湾人在上海搞垃圾分类回收,为什么没人认为他们在作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分类回收查看更多>资源回收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