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那些标榜“生态、环保和洁能”的绿马甲公司 一亮中报就现了原形?

2017-09-07 16:19来源:中国生态资本网作者:冶华关键词:环保行业环保业务环保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7日,港股上市公司粤首环保正式脱掉“环保”马甲,更名为中国中石控股。

光看名称,粤首环保被认为主营业务是环保产业的概率极大,但从企业主营业务介绍、去年的年度业绩报告等都可以看到,粤首环保的核心业务是金融和物业服务,并没有环保产业。所以这次更名也算尘归尘土归土,回归其本来的面貌。

近几年,更名或命名“环保”的公司不少。一类是公司契合市场追逐热点的心态更名,从而提升股价,有其名而无其实,有沽名钓誉之嫌;另一类是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资产整合,主营业务发生一定质变,为使公司名称更好的与实际业务相符,从而进行更名。

股市流行绿马甲

环保行业政策利好影响,上市企业通过更名向环保靠拢,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案例,最典型的大概要算鲁丰环保,2014年1月,“鲁丰股份”变更为“鲁丰环保”,通过改名表明进军环保行业,但实际业务仍为有色金属,穿了两年马甲后,今年5月31日又更名为“宏创控股”,也脱下了环保马甲。这一类更名纯属为了通过追逐热点,推动二级市场股价上涨。

同花顺曾有统计,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达68.57%。

我们不妨看看,最近两年部分跨界转型穿“环保”马甲的上市企业,其环保业务是不是挣钱了。

2014年,主营建筑陶瓷的“科达机电”更名为科达洁能,表明其向洁能业务转型,可从今年中报看,陶瓷机械为主的建材仍然是其主要营收来源,洁能环保业务约占总营收的15%左右,另根据其2016年年度报告,当年清洁环保业务和清洁能源在内的营收也就20%左右,营收大头也来自建筑陶瓷。

2015年9月28日,凯迪电力改名凯迪生态,但是根据其2017年中报,该公司主要业务及其营收来源几乎全部来自原煤销售和生物质、风水电等发电项目,也就是说更名后,主营业务仍然是电力。

同样的还有天壕节能,2015年9月改名天壕环境,然而两年过去,其环保业务占比仍然不大,从今年中报来看,环保业务占总营业收入不足两成。

环保圈最为高调的盈峰环境,近两年挥师进军大环保产业,去年上半年,公司名称从上风高科改为盈峰环境,表示产业重心转向环保。根据近两年的业绩报告,尽管今年其环境监测业务带来较高的利润,但是环保业务仍然不是最重要营收来源,比如,2015年盈峰环境环保业务占总业务16%,2016年36%,2017年中报环保业务不如去年,比同期下降16%。而今年中报盈峰环境的机械装备的优势远胜于环保行业,电工器械制造行业营收12.96亿元,同比增长30.57%。

也就是说,虽然盈峰环境近两年在环保产业上大规模收并购,包括为其带来主要环保利润的“宇星科技”,以及通过并购大盛环球、明欢有限、亮科环保、广东顺控环投等,布局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保产业,但至少现阶段,这些新收购的公司还没有为其大环保产业带来更高的营业收入。

投机式改名

还有一些跨界转型而来的企业,通常是原主业不济,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参与进来。这类公司,其环保业务内生式发展底蕴不足,外延式并购成为业务拓展的主要方式。

这类公司,称其为投机式改名亦无不可。

最典型的是美丽生态,其前身深华新原先的业务主要是天然气、机械制造和天然气加气站等,但由于各种原因,经营连年亏损。2013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引入新的控股股东五岳乾坤,并由五岳乾坤向上市公司注入了宁波风景园林和浙江青草地园林两家园林公司的100%股权,主营业务自此变更为园林工程。

2015年,深华新又以16.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在园林行业排名较前的江苏八达园林100%股权,继续加码公司在园林领域的产业布局。2016年将名称深华新变更为“美丽生态”,当时业内人士猜测,新华深或许有意将产业链向生态修复的大环保产业延伸。

但是,从2017年中报看,美丽生态的主营业务仍然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园林景观设计及苗木种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业务收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然而,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只有27,339.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6.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3.09%,整体经营业绩下滑。不但没有转向大环保产业链,仅有的园林绿化也并不景气。

这种浮躁的更名风气,自然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

去年10月份开始实行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明确了上市公司三条更名红线:上市公司未变更企业全称、未调整经营范围或未修改公司章程的,原则上不得变更证券简称;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对外投资等方式开展新业务,但相关业务尚未取得营业收入的,公司不得将该业务及其行业相关名称用作证券简称;上市公司开展新业务已取得营业收入,但相关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30%的,原则上不得将该业务及其行业相关名称用作证券简称。

可见,环保行业受到政策扶持,迎来大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变更企业名称,带上“环保”、“生态”或“洁能”,总是能搭上便车,带来一些股价上涨,获得一些资金青睐。

不过,套近乎,蹭热点,只能一时得意,如果主营业务跟不上,最终要遭到市场清算,在新领域内的布局还未成形前仓促改名,也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环保改名风,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化,“环保”噱头会越来越淡化,市场将会把关注重心转向环保企业的科研实力、核心技术上来,那时,不穿绿马甲,也照样赢得市场青睐。

原标题:那些标榜“生态、环保和洁能”的绿马甲公司,一亮中报就现了原形?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行业查看更多>环保业务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