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如何破解“垃圾围村” 留住美丽乡愁?且看一个小镇的“垃圾革命”

2017-11-08 14:19来源:嘉兴日报作者:应丽斋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处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乡村振兴,除了富,更要美。

这是一个小镇关于美的革命。

走在平湖市新仓镇石路村的村间小道,古朴而宁静。一条条整洁的村道穿村而过,一排排农家小屋错落有致,视线所及,几乎没有什么垃圾。空气中,闻不到农村常有的牲畜粪便的气味。这与人们印象里“苍蝇满天飞、垃圾到处堆”的农村环境大相径庭。村民说,村庄之所以越来越整洁,垃圾分类功不可没。垃圾分类,这个令城里人都感到头痛的事,在这里竟做成了,而且效果明显。

今年初以来,新仓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分类减量、源头追溯、定点投放、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区域集中处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分类收集处置水平。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在全省首创形成了“船上分类、岸上制肥、有机还田”的河道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法。截至目前,该镇垃圾分类工作覆盖地域面积达57.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受益户达11927户,受益人口达39146人,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因村制宜

源头分类更精准

在新仓镇,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一个绿色,一个灰色。灰色的桶里,扔着塑料瓶等垃圾,而绿色的桶里则是一些菜头菜脚和瓜果皮等。“会烂的垃圾,扔到绿色的桶里;不会烂的,扔到灰色桶里。”三叉河村村民徐奶奶今年已经70多岁了,她清楚地知道生活垃圾该如何分类。

再好看的景致,脏了就提不起观赏兴致了。

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这是不少农村地区生态污染的真实写照。由于缺少基本的垃圾处理设施,缺乏环境卫生意识,生活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凸显的生态问题、民生问题。

如何破解“垃圾围村”、留住美丽乡愁?新仓镇紧扣源头,因村制宜,摸索出“大类粗分,减量处理”的垃圾分类模式。他们选取三叉河村和友联村作为先行试点村,以户为单位,配置一体双筒垃圾桶,倡导农户按照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分类投放垃圾。垃圾收集员每天都会上门收集垃圾,每收一户就会在《垃圾分类记录表》上贴一朵小红花。分类收集完包干区内的垃圾后,垃圾收集员就会将不可腐烂的垃圾运到村里的垃圾房,而将另一桶可腐烂垃圾运送到镇资源化垃圾处理站。那里的工作人员会将运送来的垃圾再进行一次分拣,然后投入有机垃圾处理终端设备。

两个试点村还制定了符合村民实际的垃圾分类积分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村民张友祥就拿到过正确分类生活垃圾的奖励——毛巾和脸盆,在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后,他还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向其他村民宣传相关知识。

在两个试点村的基础上,新仓镇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工作体系和项目建设的技术体系。到6月底,新仓镇已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全覆盖。

市场运作

垃圾成了抢手货

住在友联村的黄忠养了600只羊,每天要消耗3吨饲料,而从今年6月开始,他的羊吃上了新鲜的“草料”,这些“草料”都来自于镇上园林里的杂草。“修剪下来的杂草成了羊群最好的草料。”据新仓镇环卫所所长倪新华介绍,除了园林垃圾中的杂草供应给养殖大户外,其他的树枝、枯草等都提供给了镇上一家家具厂做木质燃料。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推进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现代社会追逐的尖端科技,更是绿色发展蕴含的生活艺术。

在新仓镇资源化垃圾处理站,操作工陶士根正在将一桶一桶的腐烂垃圾倒入垃圾处理器。这些垃圾经过分散、去水压榨、加益生菌、加热等多道工序后,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将变成天然的有机肥,可用于瓜果蔬菜、花卉的培育。他说,一般1吨可腐烂垃圾能生产出300公斤左右的肥料。处理站里有两台垃圾处理终端设备,一台机器每天处理垃圾为4吨左右。

为提升垃圾分类治理能力,新仓镇以服务外包的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引进深圳大树公司作为终端处置合作方。这个垃圾终端处理实现了“三专”,即拥有专业技术、专有设备、专业人才。

“建筑装潢垃圾方面,通过环卫人员分拣后,将木料垃圾、金属垃圾卖给企业予以回收,塑料、泡沫等可燃性垃圾堆积后转入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予以处理,混凝土垃圾粉碎后用于标准道路的维护;河道垃圾方面,将收集来的可回收绿色垃圾沥干后粉碎成有机碎屑物用于种植大户的果蔬种植。”

倪新华说,新仓原来厨余垃圾终端运输处理成本每吨220元,生活垃圾运输处理成本每吨129元,现在资源化处理后按照现有的两台设备处理成本每吨187元,市里补贴外包服务的50%后,每吨处理成本为93.3元。

绿色生活

引领乡村新风尚

垃圾资源化利用让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添上一抹绿色。

“屋前是村里统一‘规划’的微田园,屋后是一排绿化,旁边紧挨着小公园,如今我们农村里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扫着家门前的落叶,石路村1组的村民沈凤英笑着说,“以前比较抵触,怕垃圾桶放在门口,大家就只会往我们家门口扔垃圾。不过,后来就慢慢理解了。卫生好了,我们自己住着也舒心。现在我们村里基本不会看到暴露的生活垃圾。大家都有主人翁意识,主动维护环境卫生,谁乱倒垃圾,大家都要说他。”

村里面貌的改变,也直接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吸引各地投资者来参考观察。后花园开心农场项目、枫林晚休闲农业项目、台湾有机蔬菜项目……多项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正在逐步成型。美丽乡村工作在新仓的8个村全面铺开,计划到2018年底打造出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和5个美丽乡村重点村。

室内收拾得整齐干净,门口的垃圾桶有序摆放……今年夏天,单健在石路村开起了自己的农家乐——“单家小院”。“以前垃圾乱扔,苍蝇也多,那个味道真是说不出来的恶心,现在基本都没有了。卫生搞好了,生活环境更舒适,幸福感才会提高,现在在乡下住,不比城里差。”他说,“我的农家乐开的时间不长,但生意还好,尤其是周末和晚上,基本都爆满,很多游客都是从市区赶来的,也有从上海过来的,就是为了品尝纯天然的农家口味,欣赏农村美景。”

如今,不管是农场还是院落,垃圾成堆、臭味熏天的现象正逐渐消失,一幅美丽、宜居、整洁的乡村画卷正在新仓徐徐展开。

原标题:一个小镇的“垃圾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减量化查看更多>垃圾分类处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