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政策正文

环保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阻隔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

2017-12-07 10:54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染地块土壤污染防治阻隔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25.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4阻隔技术概况

4.1阻隔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

阻隔为施工于污染介质周围的地下沟渠、地墙或地膜所组成的垂直阻隔系统,有时也与地面生态覆盖系统结合。阻隔系统主要有几方面的功能:(1)阻断污染土壤与人体的直接接触;(2)阻止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3)阻断污染土壤或污染地下水挥发出的气体扩散。早期阻隔技术主要用于防止建设工程外侧土壤坍塌或外围地下水渗入基坑,钢板桩是世界各地普遍采用的阻隔技术。

4.2阻隔技术的主要类型及适用性

阻隔技术包括水平阻隔和垂直阻隔两大类。水平阻隔相对简单,这里不再分类。垂直阻隔可分成取代法、挖掘法、注射法等基本类型。各类型特点及适用性见表2。

1.取代法:把阻隔系统施工于地下而地面不受大的干扰。其中,钢板桩(steelsheetpiling)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挖掘法:将土壤挖出,然后用阻隔材料代替原有土壤,即建置一低渗透性的垂直阻隔系统,将其插入土壤甚至更深的不透水层。例如,交叉桩法(secantpiling)是由一系列连锁相邻的桩构成完整的墙;浅层截水墙(shallowcut-offwall)

的建造过程是先用切割机挖出一个足够深的狭槽,然后插入地膜,再用压实的黏土填;泥浆沟渠(slurrytrench)的建造过程是先挖一条沟渠,然后用不同材质混合的泥浆(如皂土-水泥混合,有时还加入挖出的土壤进行混合)进行填充,形成不同形式的泥浆沟渠,如黏土阻隔系统、皂土-水泥阻隔系统、膜阻隔系统和混凝土横隔墙等。

3.注射法:向土壤中注入一定的材料,填充土壤的空隙、孔隙和裂隙,以降低土壤渗透性的过程。注射法形成的垂直阻隔系统包括化学灌浆阻隔、深层土壤混合(通常是皂土和水泥混合)技术、喷射灌浆和喷射混合灌浆等。

4.其他方法:包括电动力学阻隔技术、地面冰冻、化学阻隔和生物阻隔等。

其中,电动力学阻隔技术是指通过控制电荷形成对污染物迁移进行阻隔的系统。地面冰冻也可以形成垂直阻隔系统,用于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目前,生物阻隔方法也在发展当中。

5阻隔措施设计的总体要求

5.1技术准备

首先应通过地块地调查,查明受污染环境介质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确定当前或未来土地用途下潜在的完整暴露途径。

5.1.1受污染的环境介质

为评价阻隔技术在项目地块上的可行性,应当充分表征受污染环境介质的特征及范围,明确污染物迁移途径及敏感受体,建立地块概念模型。对受污染的环境介质的描述,除了对污染状况的描述外,还应包括包气带土壤及含水层土壤的性质(如土壤类型、粒径、地下水单元的特征(例如水力传导率、含水层厚度、孔隙度)等。

5.1.2潜在的完整暴露途径

通过建立地块概念模型,确定项目地块的潜在的完整暴露途径。包括:(1)划定受污染环境介质的区域;(2)明确污染物迁移的机理和过程;(3)确定潜在的人类受体及风险特征。

5.1.3确定风险管控目标

阻隔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切断暴露途径,因此风险管控的目标应基于地块污染状况及暴露途径的分析而确定。

5.2阻隔技术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设计垂直阻隔系统时应考虑:(1)施工所需的深度;(2)可接受的完整性程度(如初始有效性);(3)拟安装的阻隔系统与当地环境的兼容性。阻隔系统的类型选取主要应基于既定的风险管控目标和需要切断的暴露途径,确定选用垂直阻隔系统、水平阻隔系统(如地面覆盖系统)等。

垂直阻隔系统主体设计指标主要取决于希望达到的阻止污染物迁移的能力与稳定性,因此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污染物迁移的驱动力和潜势;(2)阻止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能力;(3)系统的设计寿命。其中,驱动污染物迁移的潜势包括:(1)流体静力学作用,即因水压差异产生的迁移;(2)电动力学作用,即由电动势差引起的污染物迁移;(3)化学作用,即由污染物浓度或其他物质浓度不同引起的污染物迁移;(4)热力学作用,即由水温梯度引起的污染物迁移;(5)渗透作用,即由渗透压差异引起的污染物迁移。阻隔成效与以上作用密切相关。

阻隔材料的选择,关键指标是其渗透性。大多数情况下,阻隔材料或阻隔系统与当地环境介质之间需要存在渗透性差异。其次,阻隔材料或阻隔系统的吸附性能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此外,在水分变化引起土壤变干或土壤再饱和条件下阻隔系统的自我修复特性也相当重要。

5.3切断暴露途径

阻隔措施的目的在于通过切断暴露途径,消除或降低关注污染物的暴露水平。通过实施阻隔,可以达到:(1)阻止与受污染环境介质的直接接触(例如皮肤接触);(2)阻止关注污染物从受污染环境介质向暴露点的不同位置、不同环境介质或者二者兼有的迁移(例如,从土壤向空气挥发的化学气体)。根据选用的阻隔系统类型不同,一种阻隔措施可以切断一个或多个暴露途径。

本指南重点介绍了切断三种主要暴露途径的阻隔措施:(1)阻断表层土壤的直接接触;(2)防止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3)阻断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入周围或室内空气。

5.3.1阻断表层土壤的直接接触

如果表层土壤受到污染,人类可能通过偶然的摄入、皮肤直接接触或吸入颗粒物的方式接触污染土壤。受污染土壤颗粒可能通过风蚀、园林绿化的浅层开挖、施工或维护活动释放到空气中。主要途径有:(1)直接接触受污染土壤;(2)风力驱使土壤颗粒进入空气。阻断直接接触表层受污染土壤的技术案例包括以下几种情形: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柔性膜衬垫、清洁土壤覆盖、植被覆盖和石子覆盖等。

5.3.2阻止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

在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地块,实施阻隔可以阻止受污染地下水的迁移扩散。在有已有建筑物存在的地块,还可以阻止受污染地下水对地下建筑或设施造成破坏。防止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扩散的阻隔措施包括:渗流屏障、拦截井或沟渠、泥

浆墙和可渗透性反应墙。阻止受污染地下水对地下建筑或设施造成破坏的阻隔措施包括密封设施线、基础或设施接缝等。

5.3.3阻断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入周围或室内空气污染地块如开发成居住用地,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产生有毒有害蒸汽进入周围或室内空气,人体可能会通过呼吸暴露途径吸入从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出来的污染物。通过实施阻隔措施,设置气体屏障可以阻断环境或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暴露。气体屏障能够阻止:(1)气体从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中迁移到周围空气中;(2)气体从地下室、地基、坑、地下管线、地下走廊等

路径进入室内空气。用于控制吸入周围或室内空气的措施包括:封闭气体进入路径、设置被动气体屏障、建立增压系统和主动土壤减压措施等。

5.4设计寿命

阻隔系统设计的运行和维护时间应不小于:(1)预测的不可接受风险的持续时间;(2)预计的地块或特定土地利用结构的持续时间。决定设计寿命的其他因素还有建筑材料性能、成本效益分析和政策相关要求等。

5.5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应明确设计、施工、监测和维护的一般标准,应提供足够的细节以确保阻隔措施达到既定的性能标准。

(1)设计的基本资料

设计说明应提供地块现状及未来土地利用的基本信息。

(2)有效范围和边界确定

应说明阻隔措施的物理边界。标记边界的材料可以使用土工织物、水平塑料栅栏、水平金属网、网格状的警示胶带或其他惰性材料。也可以在边界处张贴标记,记录阻隔措施施工位置和施工细节,必要时可提供图纸作为参考。

(3)设计组件

应当对阻隔措施的所有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每个部件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说明等。

(4)尺寸和材料规格

应当说明每个设计部件的尺寸规格、材料强度、耐久性、耐腐性和化学相容性等。

延伸阅读:

污染地块修复技术指南—固化/稳定化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地块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阻隔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