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四川:“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

2017-12-11 15:0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修复四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川省近日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给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以及城乡住房恢复重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次印发的5个专项实施方案,包括: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专项实施方案,实施范围为烈度7度及以上区域。

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方面,计划总投资为8.59亿元。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力争到2020年,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基本达到震前水平。期间恢复受损林地植被28.84万亩、草地植被11.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5万亩。

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计划总投资19.53亿元。全面完成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评估、健全监测预警网络、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方面,计划总投资31.56亿元。将九寨沟景区分为生态保护区、封闭保育区和开放游览区,生态保护区禁止游人进入;封闭保育区根据保护与修复的具体情况逐年减小面积;开放游览区根据保护与修复的情况逐年增加面积。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方面,计划总投资56.3亿元。用3年时间,使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城乡住房恢复重建方面,计划总投资2.02亿元。力争2018年12月底,完成灾区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工作。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川办发〔2017〕101号

阿坝州、绵阳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依据《“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现制定《“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专项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2月8日

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

“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专项实施方案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北纬33.2°,东经103.8°)发生7.0级地震,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为推进灾区科学实施灾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恢复提升生态环境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在对生态系统损失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实施范围为烈度7度及以上区域。

第一章总体要求和重建目标

第一节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按照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的要求,充分运用芦山地震灾后生态环境修复的成功经验,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为重点,把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大生态、大环境观念,坚持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与生态保护能力提升、旅游产业恢复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统筹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地震直接破坏的生态修复与灾害影响的生态保护,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恢复灾区自然生态功能,着力维护世界自然遗产的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OUV),探索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三区”融合推进生态修复保护的四川实践,推动灾区建设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典范。

坚持的原则:

———尊重自然,适度干预。灾区自然生态系统总体保存仍较完整,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环境修复应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突出自然修复。灾区着力打造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急需在部分区域和重点地段,采取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加快生态修复进程,为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奠定基础。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修复,增强生态修复保护系统性和完整性。统筹短期恢复重建与长期生态修复保护,着力提升生态保护能力。重点推进林草植被恢复、生态监测预警、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大项目,助推灾区绿色经济发展。

———分类施策,科学重建。充分考虑灾区生态特点、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合理设置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项目。分别针对不同生态系统、不同灾害损失类型、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因境施策,合理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安排,强化科技服务保障,推动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科学重建。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建立完善集体林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引导林农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导建立林地草地股份合作社,创新生态保护机制。积极推行以村民自建、企业自建方式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增加农民生态修复收入,激发农民群众保护生态修复成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的公益性、基础性,将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重点支持范围,保障恢复重建资金。搭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平台,激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灾区群众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

第二节重建目标

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任务,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逐步修复,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基本达到震前水平,珍稀濒危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重新展现独特魅力。到2020年,恢复受损林地植被28.84万亩(其中珍稀动物栖息地21.88万亩),草地植被11.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5万亩,恢复受损水土保持工程面积0.1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跨部门多领域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预警的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用现代技术手段监测灾区生态环境。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控制范围内,环境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第二章建设任务

以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水生态环境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全力恢复受损植被、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灾区生态环境功能。

第一节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

一、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科学审慎有序推进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熊猫海等遗产点的动态监测和保护与恢复。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组织国内外权威专家和学者,为科学开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国际交流、人员培训、研究咨询等工作,做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衔接工作。根据遗产地保护与恢复需要,完成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修复技术研究、灾害的监测和防控体系研究、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对突出普遍价值(OUV)影响的评价技术导则研究、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划、保护管理规划等技术成果研究工作。采用先进技术,按照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和无新增影响等原则,开展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熊猫海等遗产点及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构建世界自然遗产价值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完成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价值体系及影响因子的动态监测、威胁评估及处理、趋势研究、数字信息化等保护项目,全面提升世界自然遗产管理能力。

二、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研究

开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表征要素及其干扰要素的识别提取、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修复与保育技术、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与保护有效评估以适应性管理模式研究。开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震后恢复重建地质研究。开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系统以及震后变化程度和演化趋势调查研究。开展景观稳定性综合评估,研究提出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震后核心景观保护与恢复对策与方法。开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被破坏湿地修复与微生境重构研究。

三、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与生态保护国家级综合观测站恢复

建设国家级综合观测站,采购离子色谱、粒度等室内分析测试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蒸发散等野外生态监测仪器,建立九寨沟世界

专栏1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序推进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熊猫海等核心景观的保护和恢复,建立景点景观综合监测、科研体系。探索钙华坍塌保护性修复、湖泊淤积、沼泽化技术处理方法和震损植被修复保护模式。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研究:重点开展九寨沟自然遗产地保护性修复技术方法研究和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研究,开展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核心景观地质环境研究、地下水循环系统调查研究、被破坏湿地修复与微生境重构研究。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与生态保护国家级综合观测站恢复:建设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国家级综合观测站1个。

第二节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一、保护区外震损林地植被恢复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坚持植被恢复与自然景观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功能提升。在开展植被损毁情况全覆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林地受损程度、海拔高度、所处区域,分别采取工程造林、植苗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实施林草植被恢复。

工程造林。对地处国、省干道及旅游公路沿线、居民点和旅游景点周边等事关人民群众平安出行、安全生产的损毁林地,在林地清理基础上,采取干砌挡土墙、设置铁丝笼或栅栏、适当客土和配置排灌设施等措施,恢复林地生产条件,栽植抗逆性强、生长快、景观效果好的乡土树种,适当播撒灌草种,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快速恢复震损林地植被。

植苗造林。对损毁林地和严重受损林地(原则上为海拔3000米以下区域),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快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乡土树种,采取穴状整地、容器苗或截根苗栽植,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加快恢复林草植被,培育生态经济产业。

直播造林。对有一定土质条件的损毁林地和严重受损林地(原则上为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采取穴状松土改善播种条件,选择区域地带性乡土树种,对种子进行沙藏、浸种和催芽,提高萌发率,加强后期管护,提高恢复成效。封山育林。对所有一般受损林地以及不宜实施工程造林、植苗造林、直播造林的损毁林地和严重损毁林地,采取设置警示标牌和网围栏、补植补播灌草种、加强巡山管护等措施,促进植被恢复。

二、草地修复

对地震受损区域的草地,采取设置围栏、补播优良原生草种、施肥灌溉、加强管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恢复受损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综合植被覆盖率。

三、湖泊湿地保护修复

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评估,对湖岸、河岸受损植被进行恢复,对保护区内湿地动物(含鸟类)、植物(含苔藓类)进行监测调查,重建1处阻拦设施。

四、保护区内珍稀动物栖息地修复

根据受损类型、受损程度、功能区位、海拔高度等因素,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采取生境修复、生境恢复、生境保育等措施,恢复受损栖息地林草植被21.88万亩(其中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万亩)。针对珍稀动物栖息地与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区重叠的特殊性,生态恢复面临修复难度大、制约因素多等突出问题,整合省、州林业科研专业技术力量,开展珍稀动物受损栖息地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研究与示范。

生境修复。针对实验区海拔3000米以下地处旅游景观线路、景点周边的有安全隐患的损毁栖息地,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栖息地林草植被。主要通过干砌挡土墙、设置生物栅栏、适度客土等措施,恢复栖息地生产条件。栽植抗逆性强、生长快、景观特色协调的乡土树种,适当配置竹类,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快速恢复震损栖息地植被。

生境恢复。针对实验区未实施生境修复的海拔3000米以下的严重受损和损毁栖息地,采取人工种植地带性乔(竹)灌木恢复栖息地林草植被。在有效保护原生植被的基础上,选择抗逆性强、生长快的乡土树种,主要通过植苗造林、直播造林等方式,重点恢复大熊猫主食竹,加强后期抚育管护,加快恢复栖息地林草植被。

生境保育。针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全部一般受损栖息地、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严重受损及损毁栖息地,以及实验区海拔3000米以上严重受损和损毁栖息地,采取生境保育方式恢复林草植被。主要通过设置警示标牌、补植补播灌草种、加强巡山管护等措施,促进植被恢复。

五、林地清理

对地处交通沿线、城镇和居民点周边、主要景点周边的有安全隐患的受损林地,采取人工清除受损林地中的不稳定石块、倒木及废弃物等,排除林地安全隐患,为区域灾后恢复重建、群众生产生活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六、水土保持工程

对受损的坡改梯、坡面水系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田间道路等进行恢复重建,形成以坡面水系为骨架,沟、池、渠、凼、路及沟道防控措施为配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重建水土保持工程受损面积0.1万亩、水土保持工程(坡面水系工程及沟道治理工程)10处,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创建九寨沟景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专栏2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保护区外震损林地植被恢复:修复保护区外受损林地植被6.96万亩,其中工程造林0.31万亩,植苗造林1.8万亩,直播造林0.99万亩,封山育林3.86万亩。

草地修复:恢复震损及退化草地植被11.7万亩。

湿地保护修复:在九寨沟国家重要湿地下游重建1处阻拦设施。

保护区内珍稀动物栖息地修复:恢复保护区内受损栖息地林草植被21.88万亩(生境修复0.18万亩、生境恢复1.24万亩、生境保育20.46万亩),其中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万亩(生境修复0.15万亩、生境恢复0.97万亩、生境保育18.81万亩)。结合工程建设开展不同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研究与示范。

林地清理:实施林地清理3万亩。

水土保持工程:恢复重建水土保持工程受损面积0.1万亩,修复受损的坡面水系工程及沟道治理工程10处。综合治理小流域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平方公里。创建九寨沟景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园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四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