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总书记关心的“六件小事”丨垃圾分类何时告别“摆样子”?

2017-12-22 10:21来源:瞭望关键词:垃圾焚烧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的郭女士已经习惯在家里放两个垃圾桶,一个放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一个放其他干垃圾。

她知道厨余垃圾可以沤肥,分类有利于小区环境,“国家鼓励咱们做”。她不知道的是,简单的干湿分离步骤,可使垃圾焚烧设施发电量增加,分类利用率提高,甚至每年可能节约上千万元垃圾处理费。

2016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另据11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消息,目前全国12个城市已有垃圾分类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24个城市已出台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向《瞭望》新闻周刊评论说:“垃圾分类原来只是在部门层面上推,就是孤军奋战。现在是在国家层面上推,垃圾分类工作已体现出联动性,一些地方一把手亲自抓,群众主动行动,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鼓励、强制双管齐下

鉴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早在17年前,我国就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启动“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如今,这一探索仍在路上。

这不是靠摆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就能完成的简单工作。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系统工程,各环节须配套衔接,一环断,满盘乱,而关键在一头一尾。“现在主要问题是垃圾源头分类投放准确率低制约了分类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处理设施不完善和低效率又影响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刘建国说。

在从事了30多年垃圾处理工作的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维平看来,垃圾分类可分为四个流程:第一是大类粗分,如建筑垃圾、园林垃圾、医疗垃圾等要分开。第二是可回收资源的回收。第三是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第四是机械分选。经过多年探索,一二四类已逐渐成熟,最难推进的仍属生活垃圾分类,这使生活垃圾干湿分离成为前端分类工作的重点。

“1.4公斤,记2.8分。”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中社区的“绿馨小屋”前,垃圾分类指导员周丽萍一手为垃圾称重,一手接过居民李女士的智能卡,在POS机上一刷,积分转到了卡里。在这个小区,居民只要将厨余垃圾或可回收物分类投放,就能积分,兑换卷纸、洗手液等。

李女士说,她所住的楼前原来就是一个垃圾投放点。“什么都往这里扔,夏天一开窗就有味儿。现在厨余垃圾集中起来,清理很及时,没什么味儿了。”

“参与分类的居民大都能把干湿垃圾分开,有奖励积极性特别高。”周丽萍说,小区参与分类登记的家庭已达80%。

事实上,引导和激励机制正成为各地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和参与度的主要方式,比如浙江金华对分得好的家庭进行奖励,而上海推行的“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已覆盖服务200万户居民。

效果在统计数字上得到回应:以北京为例,今年1~8月,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495吨,较2016年增长了7.7%。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前端垃圾分类要落到实处,光有奖励还远远不够。刘建国认为,垃圾分类是社会治理工程,需要有章可循,刚性措施必不可少。

前述《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将在46个城市先行试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已实施;北京、上海等地也出台规定,企事业单位、餐饮企业等要强制开展垃圾分类,探索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机制。

北京市通州区小堡村徐宋路上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是垃圾强制分类试点之一。该店陆经理告诉记者,“餐厨垃圾里的筷子、纸巾都要挑走,不然不给运”,但他“不觉得麻烦,垃圾分类是好事”。

虽然目前垃圾分类强制对象主要还是试点城市的事业单位及一些公共场所,但受访专家认为,引入强制分类概念是一个好的开始,现阶段可以将强制手段与激励措施结合,但未来,激励需要向强制过渡。

“强制先从单位做起,之后可慢慢过渡到小区,在适当引导的前提下,垃圾不分类可以考虑记入不良记录。”王维平说。

收运、处理规范发展

刘建国说,之前推行垃圾分类收效甚微。“先分后混”饱受诟病,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尚未建成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只有具备这样的设施,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垃圾分类成效。现在不一样了,多样化、现代化的处理设施已逐步建立起来。”

挂靠、启动、上提——在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清运二中心餐厨班副班长崔新的操作下,一桶混合着菜叶、剩饭的居民餐厨垃圾被倒进全封闭的餐厨垃圾车厢内。“直接从小区收餐厨垃圾,就不会跟其他垃圾混一起了。”他说。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处长冯向鹏向记者介绍,小区垃圾往往先由物业运到垃圾楼,再由正规收运公司运走,混装混运很多发生在小区到垃圾楼的过程中。为避免这种情况,北京推进专业化作业单位向社区延伸,替代“低、小、散”的非正规收运队伍。今年增设的1000余辆湿垃圾专用运输车已开始运行。

崔新开的就是集团去年配置的纯电动餐厨垃圾运输车。它每天会跟着崔新“巡逻”四五个小区,随后载着“战利品”出现在北京大兴区的南宫垃圾菌肥厂。经过高温、时间和菌的助力,这些餐厨垃圾将会化身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返还自然。

原标题:垃圾分类告别“摆样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