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会展正文

2017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高峰对话回顾| 把脉PPP:健康发展VS快速发展

2018-01-02 10:10来源:全联环境商会关键词:PPP全联环境商会环保会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央自2014年起大力推广PPP模式,希望通过社会资本介入来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随后PPP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但在项目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PPP相关风险也逐渐暴露。刚刚过去的11月里,多部委频频发文,剑指泛化滥用PPP,要求全面排查PPP项目,防控PPP业务风险。在PPP作为环保项目主要形式的趋势下,必将加剧环保产业格局的重构。业界期盼在PPP快速发展背景之下,寻找一条兼顾健康有序发展的和谐之路。

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7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就“把脉PPP:健康发展VS快速发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人

刘永政 环境商会执行会长、首创股份董事长

对话嘉宾:

蒋 超 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

李月中 维尔利董事长

薛 涛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

金永祥 大岳咨询总经理

张 燎 济邦咨询董事长

李 炜 毕马威合伙人

孙 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主持人:刘永政 环境商会执行会长、首创股份董事长

最近PPP政策有很多,我总结一下,不一定准确,就是“3+2+1”政策。

“3”包括:①92号文(《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个人认为是从财政部方面解决了市场项目的问题。②192号文(《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 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讲的是PPP的投资主体的问题。③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讲的是经济渠道的问题。

“2”是什么呢?《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涵盖了大资管业务的方方面面 。还有另一个经济渠道,直接融资,也提出了指导意见,虽然没有政策公布出来。

“1”是什么?各地政府出台不同的政策,比如对原则上必须政府付费的PPP项目做了明确,其他政策后续也会出台。这些政策对我们PPP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对环保行业来说,未来是怎样的,我想几位围绕几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看看四年来PPP的发展,您认为有什么问题?

第二,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您认为能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代表政府部门什么样的忧虑,以及他们关于未来PPP治理策略。

第四,您认为PPP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五,PPP涉及到很多国家层面,有综合管理部门,像发改委、财政部等,也有行业部门,像环保部、住建部等,还有地方政府,以及涉及PPP的众多主体,像投资、建设、运营、咨询机构、研究、设计开发等等。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有利于PPP行业的发展?

蒋 超 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

PPP就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企业的地位应该是同等的。很多项目虽然由企业来做,但是我发现政府还是居高临下的。很多项目规定回报率不能超过4.9,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央企,和国有企业可能会达到这个回报率,其他企业是很难达到。所以说,很多政府在做PPP项目的时候,没有考虑实际情况,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发现,有许多PPP项目虽然签订了协议,但真正落实的却很少。环保项目占PPP项目的比例,我估计是20%-25%左右,很多PPP项目是和环保无关的,这也是一个问题。全国各省2016年公共预算的10%是1.7万亿元,如果PPP项目按照6%的回报率计算,以30年计,财政承担的份额为1.62万亿元,如果按8%计算,20年期需承担的份额为2.14万亿元。在财政承受能力10%的限制下,如果已经入库的项目没有退出,PPP新项目就不能入库。所以我们也看到财政部在清理这些项目。

我们习总书记要求,青山绿水要实现。如果2018年到2030年完成水市场治理的任务,预计需要32万亿元资金投入,每年平均投入2.5万亿元。实现青山绿水需要钱,这个钱从哪儿来,首先不能完全靠地方政府发债,也不能完全靠PPP,我想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

李月中 维尔利董事长

对于PPP,个人理解是一个过程,目前在国内推进发展PPP,发改委的任务分工还不是很明确。PPP在建设时能够盈利 ,未来运营的时候,地方政府要如何来监管,意味着他非常担心企业在PPP项目执行过程中发展不平衡,希望通过监管让PPP项目充分落地。最近92号文出来,对PPP项目吹冷风,对于环保产业来说影响很大。92号文不仅对PPP项目提出很多前期条件和要求,还更加重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有利于提升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环保项目的质量。

作为环保企业来说,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参与PPP项目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竞争中的不公正。很多政府在招标项目里明确要求必须是央企、国企,对于民企来说,无法享有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在真正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还是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应该怎么做?既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项目,在与国企的竞争当中又要参与发展、参与合作。有些项目,如果我们无法做PPP的合作方或者投资方,但我们可以为央企、国企提供解决方案、提供装备,充当参与者的角色。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形成更好的监管,让更多具备运营实力的企业成为政府的合作伙伴。

薛 涛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

关于PPP落地的问题,我们研究发现很多PPP是假的,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项目违约、退出的情况。在所有入库PPP项目中,环保类项目数量上占40%左右排在第一位,金额上约30%左右排在第二位。

在水领域,国企占80%,民企占20%。在垃圾焚烧领域,国企占60%、民企占40%。因为固废项目金额相对偏小的时候,民企的市场机制会发挥更多的作用。在金额较大的时候,尤其在水领域中,央企就会领先。

在中国做PPP最主要是三方:①地方政府②企业③金融机构。

92号文的一大亮点是要求新项目入库必须捆绑30%的绩效,能够使注重运营的企业发挥实力。可用性付费与绩效要求挂钩非常及时,可以避免PPP领域“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进一步恶化,而捆绑的关键在于所对应的绩效。

固废领域不太关心PPP的政策变动,因为固废全是运营项目,PPP的政策变动对他们没有影响。但是对水圈影响大。越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地区,越要做PPP。192号文结合财政部对PPP的规范要求和对纯政府付费项目的审慎推进要求,未来央企尤其是建筑类央企在PPP领域的突飞猛进状况会有所改变。

现在在财政两评程序对优先级没有统筹考虑,所以10%的珍贵空间用完了,真正需要做的项目反而没有钱做。在财政承受能力10%这个底线下,该先推进哪些PPP项目?个人认为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必要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应该优先推环保。第二是要先推地方政府做不好的项目。

最应该采用PPP模式的是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管网、农村污水等难以维护的项目;而垃圾处置、污水厂、环卫、供水等领域的运营性强,可以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不需要PPP模式也可以做的很好。

原标题:高峰对话系列 | 把脉PPP:健康发展VS快速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PP查看更多>全联环境商会查看更多>环保会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