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瞭望 | 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2018-02-06 14:26来源:《瞭望》新闻周刊作者:王仁贵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环境质量生态文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紧盯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重点任务和举措。而在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攻坚主战场之一。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当前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的趋势对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将会产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但是,“目前环境问题的类型、规模、结构、性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环境风险不断累积,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

业内专家由此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活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决胜期,一定要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污染防治体系已经形成

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提供了行动纲领。其明确提出,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份关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同样对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作出重要部署。

具体到不同污染领域,则制定了专门的行动计划。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也即人们常说的“大气十条”。当时提出的一个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此后的2015年4月,针对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状,国务院印发了被各界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6月,国务院再次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剑指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

这些重要文件,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河长制、即将推行的湖长制,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等,共同构成了我国污染治理的立体防控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目前,包括党内法规体系、监管体系、企业和第三方治理体系、司法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科技标准体系在内的污染治理法治体系都已建立,立体化防治体系推动我国的环境状况得到了改善。

“干成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采访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国家研究制定“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时,很多人心里没底,没人敢说这个目标是否一定能实现。但事实是三大区域提前超额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可以说干成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大气治理方面,2017年1至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10,相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20.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38.2%、31.7%和25.6%,北京市下降35.6%,全市PM2.5累计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全国优良天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60.5%增加到2016年的74.2%,增加了13.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从8.6%下降到3%。全国酸雨区面积一度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到2016年这一数字下降到7.2%。

水污染防治方面,2016年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67.8%。环保部等部委日前联合印发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落实“水十条”要求,将全国共划分为341个水生态控制区、1784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划分精确到乡镇边界;确定了580个优先控制单元,进一步细分为283个水质改善型和297个防止退化型单元。与“十二五”相比,控制单元数量和单元边界的分辨率显着增加,流域分区、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深化。

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方面,与“土十条”相关的两大基础性工作正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第二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正在开展。为摸清土壤污染底数,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出台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

采访中,对于污染防治的总体进展,环保部部长李干杰总结为五个“前所未有”: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在他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效,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生态文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