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古代海绵城市智慧 | 不可思议!三坊七巷竟然蕴藏着古人排涝的智慧

2018-03-14 08:50来源:海绵城市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排涝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么三坊七巷究竟是如何暗含各种古人排涝建设智慧的呢?

蕴藏着古人排涝智慧的三坊七巷

在古韵犹存的三坊七巷,充斥着古人有关海绵城市的建设智慧,从青石地面,到庭院池塘,再到开阔天井,一点一滴地教会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义。

1.每块青石砖都是“微型水库”

三坊七巷的青石路上虽然是古时常见的青石板,但这里的青石板间有明显间隙,高低起伏,板与板之间存在空隙,以便雨水漏入。道路旁还有几处利用地形建的凹地,组成渗水渠。雨水通过青石板路面被收集到渗水渠储存,同时也能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

在三坊七巷一间旧宅内,一个铺青砖的长方形露天天井,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坡状,同时具有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降水时,雨水首先顺地面坡度流入四周的石槽明沟,若遇台阶或建筑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地下。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建筑物的走势流入家中的水井和池塘中。


可以看到青砖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缝隙。这样的造型对排水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青砖本身渗水透气性就不错,雨水透过青砖之间的接口,就进入到地下三角形的缝隙当中。砖缝越向下越开阔,雨水自然不容易停留在表层,而是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水系统缓冲和渗排出去。

2.屋顶排水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

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3.排水三宝:天井、沟渠和内河

老建筑的排水功能好,主要归功于天井、沟渠、内河这三个法宝。它们是三坊七巷滴、渗、排的老工艺及至今依然可以自然渗透的奥秘。

天井

通常天井下方不设地漏设施,所以用于铺设天井下方地面的石材就较为稀疏,一旦下雨,雨水就会沿着石板的缝隙自然渗透到地下,再通过地下径流排入附近河道,保证了院落内部大雨时不过度积水。


原标题:【古代海绵城市智慧】不可思议!三坊七巷竟然蕴藏着古人排涝的智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排涝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