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全文|2017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8-06-01 07:54来源:生态环境部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环境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147.17万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70万平方千米,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4.8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个,面积97.45万平方千米。

湿地2017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数达到898处,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4处。

地质公园截至2017年底,全国省级以上重要地质遗迹6228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53处。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世界地质公园35处,国家地质公园207处,国家矿山公园33处。新增国家地质公园8个,新增地质公园面积7.28万公顷。

风景名胜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总面积约10.6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11%;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总面积约10.74万平方千米。全国风景名胜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23%,有4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1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森林资源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森林生物灾害2017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1240.16万公顷,比2016年上升2.38%。其中,虫害发生895万公顷,比2016年上升4.43%;病害发生131.8万公顷,比2016年下降1.74%;鼠(兔)害发生193.49万公顷,比2016年下降0.97%;有害植物发生19.88万公顷,比2016年上升3.60%。全国累计完成防治作业面积1611.75万公顷,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

入侵并能造成危害的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有43种,其中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红脂大小蠹、日本松干蚧、苹果蠹蛾、落叶松枯梢病、悬铃木方翅网蝽、苹果绵蚜、椰心叶甲、松针褐斑病、桉树枝瘿姬小蜂、水椰八角铁甲、椰子织蛾、刺槐叶瘿蚊、红火蚁、二针松疱锈病、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刺桐姬小蜂、松针鞘瘿蚊等发生面积16.67万公顷。

森林火灾2017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3223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2258起、较大森林火灾958起、重大森林火灾4起、特大森林火灾3起,受害森林面积24502.43公顷,因灾造成人员伤亡46人(其中死亡30人)。与2016年相比,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分别上升58.46%、293.69%和27.78%(其中死亡人数上升50%)。与前三年(2014—2016年)均值相比,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分别上升11.48%和92.05%,伤亡人数下降20.69%(其中死亡人数下降6.25%)。

草原资源2017年,全国有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屏障。中国北方和西部是天然草原的主要分布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草原面积共2.93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4。南方地区草原以草山和草坡为主,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积约0.67亿公顷。

草原生产力2017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5.3%,比2016年上升0.7个百分点;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6491.18万吨,比2016年上升2.53%;折合干草约32841.93万吨,载畜能力约为25814.22万羊单位,均比2016年上升2.54%。全国23个重点省(区、市)鲜草总产量99084.6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3.04%,折合干草约31010.29万吨,载畜能力约为24368.19万羊单位。

草原灾害2017年,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58起,均为一般草原火灾,累计受害草原面积0.31万公顷,经济损失335万元,无人员伤亡和牲畜损失。与2016年相比,重特大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减少1起,受害草原面积减少3.4万公顷,经济损失减少272万元。全国草原鼠害危害面积2844.7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2%,比2016年下降1.3%。全国草原虫害危害面积1296.1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3.3%,危害面积比2016年上升3.6%。

区域声环境

2017年,有32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区域昼间声环境监测,共监测55823个点位,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dB(A)。19个城市评价等级为一级,占5.9%;210个城市为二级,占65.0%;90个城市为三级,占27.9%;3个城市为四级,占0.9%;1个城市为五级,占0.3%*。

道路交通声环境

2017年,有3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道路交通昼间声环境监测,共监测21115个点位,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1dB(A)。213个城市评价等级为一级,占65.7%;90个城市为二级,占27.8%;19个城市为三级,占5.9%;1个城市为四级,占0.3%;1个城市为五级,占0.3%.

城市功能区声环境

2017年,有31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各类功能区共监测21838点次,昼间、夜间各10919点次。各类功能区昼间总达标点次为10041个,达标率为92.0%;夜间总达标点次为8075个,达标率为74.0%。

辐射

环境电离辐射

2017年,全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和累积剂量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空气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及重点湖泊(水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及地下饮用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指导值。近岸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其中海水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远低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规定的限值。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

运行核电基地周围环境电离辐射运行核电基地周围未监测到因核电厂运行引起的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异常。红沿河核电基地、宁德核电基地、福清核电基地、防城港核电基地和昌江核电基地周围空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介质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未见异常,秦山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基地、阳江核电基地和田湾核电基地周围部分环境介质中氚活度浓度与核电厂运行前本底相比有所升高。评估结果显示,上述核电厂运行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民用研究堆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大学微堆等设施周围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气溶胶、沉降物、水和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周围部分环境介质中检出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和钴-60。评估结果显示,上述民用研究堆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核燃料循环设施和废物处置设施周围环境电离辐射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和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等核燃料循环设施,以及西北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和广东低中放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周围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介质中与上述企业活动相关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

铀矿冶周围环境电离辐射铀矿冶设施周围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周围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中氡活度浓度、气溶胶中总α活度浓度、地表水中总铀和镭-226浓度与历年处于同一水平,周边饮用水中总铀、铅-210、钋-210和镭-226浓度低于《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23727-2009)的相应限值。

2017年,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监测的广播电视发射设施、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电磁辐射水平、输电线和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气温

2017年,全国平均气温10.39℃,较常年(9.55℃)偏高0.84℃,全国31个省(区、市)气温均较常年偏高,为1951年以来第三高,仅次于2007年(10.45℃)和2015年(10.40℃)除10月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1月和2月分别偏高1.6℃和1.7℃,7月和9月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

全国六大区域平均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其中华北、西北分别偏高1.2℃和0.9℃,华北区域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华北中部和东南部、黄淮大部、江淮东部、江南东北部、西南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东部、甘肃中西部、宁夏中南部、青海南部、辽宁中部等地偏高1~2℃。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查看更多>生态环境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