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市场正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水、环卫等各细分领域市场分析

2018-06-14 10:11来源:中信建投作者:万炜关键词: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卫市场化提速,一体化加速行业整合

政策加速推进,行业空间广阔。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了,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将总体改善的要求。其中,《“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将推进城镇生化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另外,《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将大力引导、示范、带动全国更多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国务院颁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走向立法阶段,为今后PPP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比于环保其他细分领域,环卫服务行业优势明显。(1)现金流稳定:环卫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专项经费,服务经费有保障;(2)建设周期短:从项目取得到实施运营,一般不超过3个月;(3)资产周转快:轻资产模式,资产周转率较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可达到2以上。(4)劳动力密集:人员工资在总运营成本中占比50%以上,也因此造成地方政府大概率会保证按期支付,以免拖欠弱势群体工资。

环卫服务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增加,垃圾产量也将持续增长。我们对生活垃圾清运、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理所组成的传统环卫市场容量按照城市和县城的两大统计口径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传统环卫市场容量在2020年将比2015年增长366亿元,达到1599亿元。

在政策驱动下,环卫行业规模有望高速持续增长。根据2015-2017上半年环卫中标项目的相关数据显示,中标项目数量和合同金额稳健增长,其中环卫及垃圾收运PPP项目数量近三年来均翻倍增长。而2018年以来环卫落地项目数量占整个固废比例逐月增加,2018年4月落地项目增加至81项,其中环卫一体化项目总额约16亿元。可见,环卫行业的规模,无论在合同金额还是项目数量上,均有可观的增长预期。

环卫行业区域性需求明显,不同省份市场化程度不一。我国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长江和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河北等地是污染源集中区,因此上述地区的环卫服务需求相对较大。此外,国家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就近式、集中式”原则,这也是形成环卫服务需求区域性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二三线城市相对较高。到2004年,全市环卫作业服务单位由事业性质转变为企业性质,形式上有所改变,但管理理念、管理水平都相对弱后,缺少竞争和创新意识。在实际中,环卫作业企业仍以听行政命令为主且依靠财政补贴为生,很少有根据民众多样化的需求来设计并提供服务的能力,事实上市场化程度还是较低。产业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20%左右,一线城市市场化空间已经不大。近年来,环卫PPP落地项目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因此,未来市场化的提高来自于二三线城市。环卫企业应不断聚焦广大县市场,加大跑马圈地力度,做大市场份额。

城镇化率逐渐提高,环卫机械化需求稳步提升。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同时人民对于保洁卫生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从2009年的44.73亿平方米增长到2016年的79.49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8.56%。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的大量增加:2009年仅为8.38万辆,而到2016年,车辆设备数量增长至19.39万辆,复合增长率约为12.73%。预计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未来五年清扫保洁面积增速继续保持在5%左右,垃圾清运量保持平稳。此外,全国而言城市环卫需要大量一线环卫工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出现,普遍出现环卫工人招聘困难的现象,一线环卫工人超龄成为难题。同时,各地最低工资标准逐年提高,人工成本大幅度上升,机械化作业能高效替代人工作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环卫投资不断加大,环卫机械化率有待提高。基于越来越高的人民环卫需求,国家对环卫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全国城市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为445.2亿元,比2015年增加11.85%。垃圾处理投资为118.1亿元,比2015年大幅减少24.77%,结束了连续三年增长的趋势。环卫投资的增加主要系整体的公用设施建设固定投资增加,而环卫投资比例基本不变。十年间,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占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比约为2.5%左右。

我国清扫保洁的机械化清扫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2013年起,我国城市,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一直处于上涨状态,2016年分别达59.7%与50.7%。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的环卫装备达到环卫作业总容量的80%以上,普遍达到全面环卫装备阶段,可见我国环卫机械化道路还很长。清扫面积和机械化作业率的持续高增长表明了以“道路清洁保洁”为主的环卫服务一体化项目巨大的市场空间。

农村垃圾治理市场正逐渐成为环卫市场增量主力军

持续性的政策推动。早在2015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曾出台过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70号)。今年1月2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治理等为主攻方向。时隔一个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2月5日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办发〔2018〕5号),旨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家行动方案出台后,地方政府快速推动。如《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于2018年3月30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

农村垃圾治理市场高歌猛进,环卫市场重心由城市向农村偏移。得益于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服务采购刚需的不断增强。以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省为例,据来自环境司南的统计数字:2018年1-4月份河南省共开标189个各类环卫服务项目,其中涉及农村垃圾治理项目多达71个,开标项目包括“扶沟县、太康县、鄢陵县、荥阳市、潢川县、建安区”等15个区县(市)的全域农村垃圾治理项目。前四个月新增10.72亿服务金额(中标项目首年服务金额),其中农村垃圾治理金额为6.38亿,占河南省同期环卫服务开标项目服务总金额的59.51%,平均每个全域(全县)农村垃圾治理项目服务费用高达4299万元/年。这种供需两旺的市场格局,将造就规模庞大“环卫新大陆”——农村环卫服务市场,并促使环卫市场重心由城市向农村偏移。

预计“十三五”期间投资达500亿。农村垃圾处理在深改会上与农村污水处理同样被列为农村环境整治的主攻方向之一。全国约60万个行政村中仍有40%的行政村未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即约有24万个行政村亟需新建垃圾处理设施。假设农村人口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千克/天,对应未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量约为21.57万吨/天。若采用焚烧发电设施对其进行处理,则对应的总投资约为884亿元。同样,根据《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十三五”期间需为13万行政村新增垃圾处理设施,即约54%、百亿级的市场空间(479亿元)将在“十三五”期间释放。

生产者责任制延伸,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渐启动

政府重视立法明确行规,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政府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文件,帮助行业建立规范,并明确了这一职责的主体。近期有关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文件颁发频率明显加快,有望加速回收市场建立和完善。

在明确主体方面,政府要求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以往,生产仅负责生产产品及销售产品,造成许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原材料无人治理、治理责任不明的状况。在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生产者担负起包括废物处置等产品的全周期义务。这一方案明确了动力电池处置的责任主体,至此,动力电池回收将变为电池生产企业的一项基本义务。在这一法规的影响下,动力电池市场在一定时间后将全数转为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近年电池产量的高速增长必然在未来带来电池回收产业的高速增长。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广阔,2018有望爆发

2018年将进入动力电池集中报废阶段,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动力电池是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近年来,为应对传统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使用新能源的电动车应运而生。除了知名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宝马、大众等传统领头车企也开发了多种电动车。在上游电动车产量增长的带动下,动力电池产量在近年呈现高速上升的趋势。按照乘用车用动力电池4~6年进入报废期、商用车用动力电池3年进入报废期来计算,2018年将进入动力电池集中报废阶段,目前,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锰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等。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占据了市场的主流,2017年两者合计占比达到95%,随着动力电池的集中报废,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就不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上,但直接拆解淘汰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先将其用于低级别应用场景如低速车、基站储能、光伏储能、家庭储能等领域,之后再作为资源回收利用,可以拉长电池生命周期,实现电池的最大化利用,这一方法被称作梯次利用。然而,由于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和示范工程起步较晚,成规模商业化运作还未开始,目前来看,拆解回收利用是主流处理方法。

原标题:正本清源,凝聚一切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蓝天保卫战查看更多>污染防治攻坚战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