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政策正文

全文|《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

2018-07-19 14:3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修复流域生态修复运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日前印发,详情如下:

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就《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根据《运城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计划》,市人民政府起草了《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并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调研座谈和征求意见,对草案文本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18年7月6日至8月6日,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将意见、建议以纸质或电子邮件形式于2018年8月6日之前反馈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联系方式:0359-2660339

电子邮箱:ycrdfgw@126.com

通讯地址:运城市盐湖区河东东街248号运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邮编:044000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附件:1、《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2、关于《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和修改情况的说明

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2018年7月5日

运城市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涑水河流域生态保护,规范流域开发、利用、治理等活动,保障涑水河流域生态健康与水环境安全,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涑水河流域,是指涑水河干流及其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

在涑水河流域内从事生产建设、生活、生态修复与保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科学修复的原则,实行严格监管、依法治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山西省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将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涑水河流域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五条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

市、县(市、区)、乡(镇)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河流、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公共财政对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投入,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创新投资机制,拓宽融资平台,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治理建设。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流域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制止,对检举的单位和个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章生态修复治理

第八条涑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应当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衔接,因地制宜,多策并举,统筹兼顾,实行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利用外调水,实现涑水河清水复流,完善流域水系,提高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合理调整土地用途,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增加林地、水地、水域面积,对25度以上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将部分占用的河滩地、古水域恢复蓄水湿地。

第十条流域内水资源配置,应当按照充分使用地表水,增加使用再生水,用足用好外调水,综合利用雨洪水、严格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实现多源互补,保障河流生态基流,恢复流域生态功能。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流域内地下水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地下水水源地风险评估、预警及预报机制,实行地下水战略储备。

严格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实行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管理。

在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不得开凿新井。已开凿的水井应依法限期封闭,政府对封井、改水给予资金支持,提供有效可靠的替代水源。

在地表水供水工程覆盖区域,有关部门制定水源置换和地下水关井压采分阶段实施方案,依法限期关闭并封存范围内的自备水井。

第十二条坚持节水优先发展战略,以农业节水为重点,统筹工业、生活节水,严格控制用水增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第十三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制定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及限排方案,采取入河排污口整治、点源控制、面源治理、再生水回用、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措施,实现污水回用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水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第十四条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涑水河干流、主要支流沿岸的城镇、村庄、居民集中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标准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设施,对各类垃圾无害化处理。

第十五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依法划定涑水河源以及紫家峪、沙渠河、姚暹渠、湾湾河等主要支流和泉源保护区,采取科学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并有计划地关停影响或破坏水环境的厂矿企业,促进生态的自然修复。

在保护区的重点区域,禁止开展与生态修复和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加强对流域内运城盐池、伍姓湖、硝池滩(西源湖水库)、北门滩、鸭子池、汤里滩等天然湖泊和流域沿线水库水域湿地的恢复治理。

第十七条在水土流失地区应当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加大植树种草力度,增加水源涵养区,减少水土流失。

第三章生态管理保护

第十八条市人民政府、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兼顾,维持河道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体的合理水位,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维护水体的生态功能。

第十九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划定河道、湖泊、水库、调水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结合全面推行河长制逐级落实管理权限和生态保护责任。

禁止围垦河道或者擅自占用、开发河道滩地。已经围垦或者占用、开发河道滩地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行治理;影响河道行洪的,必须有计划地退地还河。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垃圾、乱挖滥采或者从事影响河湖库和水利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挖砂、取土等活动。

第二十条在河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建设拦河、跨河建(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工程建设方案应当依法报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二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和流域内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和省下达的重点水污染物或者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指标,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双控制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流域生态修复查看更多>运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