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农村污水评论正文

上海浦东新农村污水治理难点与案例分析

2018-08-09 17:41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作者:王洁琼、孟飞琴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生活污水直排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农村经济级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及方式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上海市农村地区的水体环境不断恶化,农村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使农村安全饮水存在隐患,而且容易造成疾病传染扩散,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通过对浦东南片地区村庄改造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全面推进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浦东南片农村治理前污水状况

浦东南片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有以下特征:

(1)生活污水直排率高,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农民生活污水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收集和处理,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村落附近的河道中。

(2)生活污水成分复杂,除了来自人畜排泄物、厨房污水外还有生活洗涤水,如洗衣、洗拖把等杂用水。

(3)污水收集设施建设不到位,如村民自行建造的化粪池不达标,导致化粪池渗漏,污染了地下水。

(4)乡镇企业数量多,随着农村经济级乡镇企业发展,企业类型呈现多样化,部分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

二、浦东南片村庄改造污水治理

1.工程概况与成效

截止2014年,浦东新区已全面完成村庄改造污水治理的五年行动计划,其中2011年至2014年浦东南片村庄改造污水治理工程总投资约10个亿,涉及祝桥、新场、航头、大团、惠南、川沙、书院等13个镇,182个行政村,约12万农户受益,总铺设管道1300km,收集污水量约5.3万t/d。

通过近几年对浦东新区南片地区污水的综合整治,以及河道清淤整治同步启动,大大削减了农村污水排放污染物总量,改善区域水环境,提高农村地区污水收集能力,基本改变了农村“脏、乱、散、差”的环境状况。

2.村庄改造污水治理工程中的难点分析

(1)工程准备阶段:工程成效慢,群众反响大

从长远来看,村庄改造污水治理工程利国又利民,但其效果不是立杆见影的。因此,村民不能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少数村民对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村庄改造污水纳管工程是地下隐蔽工程,施工体量大、范围广,施工中需挖掘路面,不可避免对村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带来一定干扰,因此少数村民对该工程有不同意见。

(2)工程实施阶段:施工难度高,维修成本大

浦东新区南片农村地区的建筑主要为居民自建用房,布局密度大,道路曲折,村内的水管、电线管、电话线管布置繁杂,加之有些施工道路狭窄,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现场作业,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另外,在管道安装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装接口或管身出现渗水现象,影响了道路基层及路面的长期稳定性,若要维修,则需要破除硅路面和基层,成本大。

(3)设施管理阶段:专业管理不足,长效管理难

浦东新区南片农村地区的村庄改造污水治理工程是由各相关镇临时成立的村庄改造指挥部负责推进,工程建设完成后,指挥部随即撤销,而新成立的长效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管护经验不足,导致部分就地处理设施及提升泵站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听取民意,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2013年祝桥镇在开展污水工程方案制定时,道新村,望三村、红旗村、立新村等四个村村民要求实施污水改造的呼声较强烈,村内房屋人口密集,布局凌乱,水系不通,水体环境较差,远期也无动迁计划,因此祝桥镇结合村宅现状与实施计划的必要性,向全体村民开展意见征询,征询支持率达95%,在征求村委会的意见后祝桥镇对原行动计划进行了科学的调整,最终将四个村纳入了2013年度村庄改造计划,同时考虑到道新、望三等村人口密度高、乱搭建情况严重、道路狭窄等因素,特别制定针对性夜间施工方案,减少工程对村民生活造成的不便,退休村干部、党员代表也一同监督施工情况,定期参与施工例会。由此可见,镇政府相关部门在工程施工前期深入村组宣传农村污水治理,听取民意的必要性。

2.案例二:远近期结合,合理制定方案

2014年,在制定污水治理工程计划时,新场镇上报需污水纳管户数为1000户,分布于下盐公路(康新公路一南六公路)南北两侧,计划将污水纳入下盐公路在建污水总管,但此段下盐公路现正在施工阶段,据现场勘察,下盐公路动拆迁已经基本完成,绿化带搬迁由于体量较大,进度较慢。下盐公路改造工程预计2014年底可完成700,但下盐路新建污水管道预计要到20巧年方能完工,如何衔接2014年新场镇村庄改造污水纳管项目和下盐路在建污水总管成为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针对此问题新场镇采取了短期的污水就地处理方案,保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并制定了远期纳管方案,待下盐公路建设完成有通水条件后,将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切实避免了由于下盐公路施工进度造成的衔接问题。

3.案例三:污水收集量不足,治理效果不明显

2012年书院镇某村采用了污水纳管收集方式,由于纳管成本较高,该村虽然户籍人口高,但常住人口低,水面积率高,居民化粪池粪水多被作用于农田施肥等原因,污水收集管网经常呈现“干管”状态,造成纳管生态效益低,治理效果不明显。

4.案例四:进水负荷偏低,净化效果有限

2008年至2009年建成的大量就地处理装置基本涵盖了浦东新区南片各镇,覆盖面较广,人口密度较低的镇有动力就地处理设施无法收集到足够量的污水进行处理,加上私接入污水管的雨水、洗涤和厨房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偏低,使得进入污水就地处理设施的污染物实际浓度明显低于设计浓度,影响污水就地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

四、对策与建议

1.纳管优先,因地制宜

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自然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不适用采用同一种污水处理方式,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在长效管理、经济运行、处理效果方面均有保障,建议有条件纳管的村落,优先实施纳管计划,完善村落排水系统,远期有条件纳管的村落,暂时实施临时处置,待条件成熟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新农村污水处理方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临近市政排水管网2km范围内的的村庄,且满足管网标高的接入要求,优先将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管网,并输送入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2)市政排水管网2km范围内,但暂时无纳管条件的,启用临时污水就地处理,并做好远期纳管方案,待有条件纳管时将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排水管网。

(3)市政排水管网2km范围外的村庄,但人口规模大、村庄密集度高,通过敷设污水管道收集生活污水,统一集中就地处理后排放。

(4)人口规模较小、村庄零散、且无纳管条件的村庄,则因地制宜采用三个化粪池。

2.科学决策,合理规划

在新农村污水处理方式选择时,除了要根据农村实际的情况,如农村类型、地理位置、市政污水管网距离的远近,还应结合地区人口密度、水面积率、水体自净能力来制定合理的规划,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理方式,减少或者避免纳管、就地处理装置建成之后效率不高或不能使用的情况.以案例三为例,建议对于此类人口密度低、水面积率高、水体自净能力强的村宅以三格化粪池收集污水的方式,节约建设成本,努力使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取得最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加大资金投入,实现雨污并行治理

在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以下现象:

(1)工程所在地已建雨水

管道由于未及时维护、维修、人为破坏等外界因素导致雨水管道通水能力减弱。

(2)由于村民缺乏环保意识或是现有雨水管网排涝能力不足,造成雨水私接入污水管道、污水井盖凿洞,最终造成雨污水混流现象。在采用污水纳管入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方式的地区,雨污混流将加重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增加运行成本。在采用污水就低处理方式的地区,会发生如案例四的情况,雨污混流将导致污水进水浓度低于就地处理装置设计浓度,影响装置的稳定运行,降低装置的处置效率。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新农村污水治理工厂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也要重视老旧雨水设施的修复,雨水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雨污并行治理。

原标题:上海浦东新农村污水治理难点与案例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污水治理查看更多>生活污水直排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