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企业正文

深度|峰瑞资本为什么要投资奥北环保?

2018-10-08 11:21来源:天下网商作者:田甜关键词:垃圾分类奥北环保汪剑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成都市居民徐娟是奥北环保的注册用户。今年4月,徐娟从成都一个线下环保小分队那里知道了汪剑超和奥北环保。对她来说,最方便的aobag回收点离家有五六公里,是个自助投放点。

徐娟告诉《天下网商》记者,她通过“智能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现在已经运用得很熟练。她买了六个aobag垃圾袋,将家里的可回收物分开装。“我不喜欢再用塑料袋去单独分装,干脆多来几个袋子,我们分得细,奥北再分拣就会快很多。”她说。

徐娟也曾发动所在小区居民注册奥北环保用户,有好几十个人都有意愿参与垃圾分类,只是回收点离家太远,目前只注册了5户家庭。

截至《天下网商》记者发稿,奥北环保在成都、汪剑超的老家西安两地共建立了125个aobag回收点位,用户数达到18767人;其中包含125个学校、企业等集体用户,覆盖79595名个人。近期,奥北环保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京东领投,老股东峰瑞资本及两名个人投资人跟投。

这名前微软工程师带着情怀和执念单干一票,似乎跨过了复杂商业世界的第一道坎。

投资人建议,未来奥北环保一定要有自己的垃圾分拣智能设备,以此承接其他拾荒者或垃圾分类回收公司下游的业务。政府的大额订单也要积极争取,当然前提是政府充分认同其专业性,企业做政府服务的供应商。

汪剑超说,奥北环保开展垃圾分类是从一小部分人开始,渐渐地影响更多人,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垃圾分类,如何提升政府、学校、小区的垃圾管理水平,就会有巨大的商业空间,这里面涉及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咨询、环保教育等等。

“当下政府宣传垃圾分类,每年购买分类垃圾箱花费总额高达数十亿,却收效甚微,人们扔垃圾的方式正在渐渐被改变,这是一个整体未充分开发未升级的大产业。”汪剑超说。

附: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口述,《天下网商》记者采访整理:

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

拾荒者一直是城市废品回收的主力。不过这个人群数量极不稳定,他可能今天还在干,明天就回老家了。拾荒者大多数也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没有单位,有多少人我难以统计。如果拾荒者体系崩溃了,所有的可回收物都进入焚烧填埋场,就会出大问题。我在想如果有新人进来做是不是会好一点。我说的新人是指年轻的互联网一代。

几年前有很多互联网创业者进入废品回收领域,用纯互联网的模式做,好几家都失败了。这些互联网公司看重获客量、留存率、活跃度,他们出发的时候是想改进原有系统的效率,后来发现还不如原有系统,或者他们的做法成本更高。

做好垃圾分类,关键还是要把成本降下来,把回收量提上去。

拾荒者在小区收废品,他们来做成本是极低的。一对收废品的夫妇在小区垃圾房旁边租个房子住,白天不停地拣,把有价值的东西挑出来卖,一天大约能收180公斤塑料瓶,1.5吨纸,每天都是净赚的。而互联网公司进来,成本可能是人家的10倍都不止,每天都在烧钱。

互联网创业者都是拿高工资,运输垃圾用的是高大上的厢式货车,自己再买个几千平米的场地作为打包压缩站,这个站要好几百万。而且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这个站很容易被拆迁,被越来越推向城市外环。这种模式你说他能活吗?他只能烧钱。烧一两轮可以,到了后面融不到资这种模式就有可能崩溃,还是要找一个可持续的办法。

汪剑超是IT出身的,在绿色地球做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坚持做了五年,现在还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做。与其他互联网人做垃圾分类的最大不同在于,他的项目成本低,接地气。

第一,他们做的是增量的事,让原来不参与垃圾分类的人开始垃圾分类。这个领域很多公司是不做垃圾分类的,他们做的是回收链条的优化,做的是存量的事。

第二,奥北环保的模式找出了真正想做垃圾分类的人,把想分类和不想分类的人先分开。在小区投放分类垃圾箱,最大的问题是不分类的人乱丢垃圾,奥北环保采用10块钱“销售”aobag垃圾袋的方式,不分类的人就不会来购买。奥北环保在学校、政府等相对封闭的空间设置合作投放点,在社区、商场、农村等开放空间设置自助投放点,这些都有利于保证垃圾分类回收的效果。

第三,奥北环保的模式触及了废品回收业务的本质。纯互联网公司做废品回收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把原来的链条搞明白。他们一进来把链条一拆解,把收废品的师傅们上线,把客户们上线,再让他们做一个连接,以为提升了效率就可以打败传统行业。他们没有看到,垃圾回收链条里最需要优化的不在这儿,需要优化的是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还有设备成本。

这方面奥北环保做了很多尝试,还是触及到了做好这个行业的关键点,即怎么低成本可持续地做垃圾分类回收。奥北环保创立的时间点也很好,前面那些死掉的“互联网+回收”公司都是互联网最热的时候进来的。

第四,汪剑超本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一点可能是纯互联网的人或者纯收废品的人不具备的。汪剑超的故事本身很有号召力,他坚持做这个事情,在环保和公益圈内算个名人,在公众中他也有自己的粉丝。我们曾一度建议甚至要求他少参加公益活动,还是要回到做企业本身。但是他很清楚,公益的事是可以给公司带来品牌和流量的。你只有发动大家来做垃圾分类,你的成本才会降下去。

近年来国家提倡“两网融合”,就是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要打通,希望环卫部门能做可再生资源回收的事。政府很清楚,拾荒者这个人群数量不稳定,如果可再生资源全部进了垃圾焚烧填埋场,我们的空间和环境是难以承载的。北京环卫的人曾对我说,他们想买奥北环保的系统,与他们合作。

2016年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提出一个投资理念:做正确而非容易的事。我们投资的项目不一定所有人都看好,但如果做好了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还是应该投。

我们看好垃圾回收产业大的方向,将来一定会出大公司。就目前来看,还没有谁做得非常好,大家都是站在很基础的角度考虑,怎么做垃圾分类回收。奥北环保的业务增长不算太快,但是这种探索很有意义,如何低成本地做一个既有科技含量、又接地气的项目。

目前奥北环保已在学校、社区、农村布了100多个点,效果不错。结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在还没有做到很大体量时,已经有科技巨头投了他们。你说将来BAT想布局社区交易、逆向物流、或者二手交易时会投谁,肯定投能够持续增长的项目。你能够持续增长,缺的就是资源,巨头加持就很好。

在绿色地球时汪剑超已经意识到,原来的业务太To G,政府拿注册垃圾分类的家庭户数作为KPI考核,比如3万户,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我怎么去搞到3万户。那就地推就好了。但地推得来的用户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不会认真做垃圾分类了。现在奥北环保很注意这个事,在没有很大的流量考核压力下,可能反而容易找到正确的路径。

奥北环保坚持现在的这条道路需要抵抗很多诱惑,比如动辄几千万的政府购买服务订单。作为创业公司,只是卖垃圾利润太薄,很多创业者禁不住诱惑容易往反方向走。汪剑超他们这一点坚持得很好。

不过辩证地看,坚持自己的想法、有原则是好的,但在商业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别人给你提建议,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很多“互联网+回收”项目为什么会失败,你有没有去看,有的地方你可能还要学习人家。你做了很长时间,得到外界一部分人的认可,别人提建议你可能就听不进去了,这样会妨碍你商业上往前走。

商业的事情不是简单的对和错的事,即便你是对的,商业上不一定就能可持续。做企业还是要在商言商,兼收并蓄。我看过的很多环保项目,最怕创业者胸有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还没有做什么事就到处讲理念,这样就非常危险。

我们认为垃圾分类回收做好了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决定投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但是你做不好昙花一现也没有用。奥北环保应该是个比较好的开始,我们就盯着它商业上的事。

延伸阅读:

深度好文|互联网+垃圾分类 还有谁活着?

原标题:告别微软工程师标签,他要把收破烂做成一门大生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奥北环保查看更多>汪剑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