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上海:“不分类不收运”成为倒逼推行垃圾分类的“神器”

2018-12-04 09:54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蔡新华 徐璐关键词: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家以200多家餐厅为主的大型商场,却基本没有“混合垃圾”,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市容环卫部门有关人士来到了位于徐汇区漕宝路的日月光中心一探究竟。

一走进商场的垃圾库房,只见垃圾桶按照类别整齐地排成几排。随手打开一个干垃圾桶,记者发现,就连平日里和餐饮垃圾“难舍难分”的纸巾和餐具袋也被“抓”了进来。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大型商场能做到垃圾及时收运已属不易,至于精细化分类,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太现实。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环卫处副处长齐玉梅向记者表示,今年上海全程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效初步显现:全市湿垃圾分出量为4879.16吨/日,“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971.28吨/日,两者都大大超过年初制定的计划量。上海成功的秘诀在于确定了“不分类即不收运”的原则,将精细化分类工作做得彻底。

不分类不收运,倒逼商场推行精细化分类

占一半。每天中饭、晚饭之后,要求商户将产生的垃圾送到分拣房,若不符合要求,第一、第二次进行宣传教育,后续再不符合要求,就会要求退回,予以重新分类。

徐汇区日月光中心一位负责人坦言,负责收运垃圾的企业坚持 “不分类不收运”,这是倒逼商场物业做好分类的“神器”。

收运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日月光中心从去年底开业时就尝试推进垃圾分类,但步履维艰,这主要是由于垃圾产生的源头,也就是消费者和各商户不愿好好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垃圾收运企业果断决定拒绝收运。

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商场一天产生的垃圾就这么堆着,脏乱臭让商场物业“缴械投降”,商场就此下定决心在全商场推行垃圾分类,做出实效来。

商场就此拉开了精细化垃圾分类工作的序幕。以圆苑餐厅为例,它算是商场内垃圾分类做得比较好的餐厅。餐厅领班带着大家来到后厨,揭开后厨两个垃圾桶的盖子:一个装的是洗菜、洗碗剩下的残渣(包括顾客吃剩的饭菜),一个装的是被食物污染过的塑料袋、餐具薄膜等干垃圾。

“商户和物业签订租赁合同时,就有关于垃圾分类的条款。”他告诉记者,如果商户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屡教不改、无视物业警告,物业就会按合同约定扣除押金,逼着餐厅“就范”,老老实实进行垃圾分类。

最后一道程序就在垃圾库房隔壁的“分拣间”。7位分拣员隔着垃圾收集箱面对面站成两排,分别负责将混在餐饮垃圾里的纸巾、餐具等干垃圾和易拉罐、玻璃瓶罐等可回收物挑拣出来,放到对应种类的垃圾桶内。分拣员告诉记者,最近每天大约可以分出四五十桶干垃圾、十几桶湿垃圾。

商场负责人介绍说,商场设置垃圾分拣场所和分拣员,是一笔高昂的投入。如果源头承担的分类义务越多、分类的效果越好,那么相应下游的分拣投入就会减少。在这种规律下,物业自然会想尽办法倒逼商户做好垃圾分类,这些“软约束”很多时候比动用执法部门和罚款这些刚性手段的效果更管用。

据了解,徐汇日月光中心共有200多家商户,其中餐饮商户

分类垃圾袋(桶)实行自愿购买

近期,上海市家乐福等卖场计划推出符合上海市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袋和垃圾桶。据悉,部分生产厂商和零售商已开始执行这一技术规范,试点生产销售相关产品。

今年以来,为简化家庭分类模式,上海市绿化市容部门通过更加科普的方式,在各渠道介绍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了居民家庭“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的分类操作模式。同时,为促进源头分类便民化操作,发布了《上海市家用分类垃圾桶技术规范(试行)》和《上海市家用分类垃圾袋技术规范(试行)》。

齐玉梅介绍说,分类垃圾袋和分类垃圾桶实行居民自愿购买的原则。“和我们平时买到的垃圾桶、垃圾袋不同,绿化市容部门监制的垃圾桶、垃圾袋外包装上有分类知识介绍。”她表示,根据一般家庭日产生的湿、干垃圾量,垃圾袋的大小适度;根据干、湿垃圾的特点,垃圾袋的厚薄也有考虑。此外,垃圾袋的颜色与全市统一的湿垃圾桶咖啡色、干垃圾桶黑色保持一致。

齐玉梅还告诉记者:“干垃圾收集袋还别出心裁地在底部打孔。如果居民不慎将湿垃圾放进了干垃圾收集袋,孔中渗出的液体就会‘提醒’居民分错了。”

开展混装混运抽查

垃圾分类全程体系中的分类驳运环节也至关重要。截至目前,上海市规范喷涂湿垃圾收运车537辆,配置有害垃圾运输车14辆。上海将完善分类运输监督,开展“混装混运”抽查,也欢迎居民举报。

对于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全市完成“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建设2033个、中转站建设48个,“两网融合”市场基本形成,全市各区通过招标完成区域内“两网融合”主体企业11家。但是,齐玉梅表示,可回收物的市场还需要一定培育期。

据介绍,目前全市正加快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为实现2020年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而努力。同时,加大湿垃圾处理设施的推进力度,力争实现2020年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000吨/日,并在设施建设进程中强化技术探索。到2019年,基本实现分类湿垃圾的规模性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快湿垃圾产品在林地和绿地中的应用。

齐玉梅表示,从源头的投放,到中端的收集、运输,再到末端的处理,整个过程都要坚持分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垃圾分类。

延伸阅读:

11月份垃圾分类市场化TOP20企业名单

原标题:上海垃圾分类缘何让人上了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两网融合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