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关于加强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进一步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的研究报告

2019-07-15 08:47来源:人民政协网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6月15日至16日,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厦门市环保产业协会协办的“强化创新驱动,破解污水治理难题”研讨会在厦门举行。会议邀请了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推进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研讨。现将会议研讨及有关实地案例分析情况综述如下。

一、强化水污染防治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将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有关水污染防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实施基础,是从源头控制水体污染的有效保证。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改造,能为推动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当前我国城镇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一些突出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但是随着水污染防治深入推进,也仍然存在一些解决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硬骨头”问题。

(一)水污染防治力度不够

部分地方对水污染防治仍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水污染防治成本较高,一些地方不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对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厂、污水输送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超标废水直接排放,造成水源污染,甚至渗透污染地下水。

(二)水污染防治技术亟待改进

一些地方对水污染防治缺乏系统设计,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地区水污染防治有效规划。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适应性差,不能有效完成设计目标,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种种隐患。

(三)水污染防治行业发展滞后

水污染防治行业总体规模较小,综合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能够引领行业发展并具有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功能的企业较少,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因地制宜提供有效水污染防治解决方案的企业更少。市场机制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功能不强,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污染处理效率较低。

三、水污染防治“厦门模式”的启示

目前,集中式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模式,即建立若干大型污水处理厂,通过管网把工业和居民产生的污水输送到大型污水处理厂中,经过处理后,再将尾水排入江河湖海。这种对污水的高度集中处理具有一定优越性,能够在人口稠密地区相对有效利用建设资金、降低处理能耗,也能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难度。但是,其也存在难以解决的顽症。

一是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集中式处理必然会造成能量和物质损耗,即使是最有效的污水处理厂,也存在超过20%的氮、5%的磷以及超过90%的钾流失;二是集中式处理产生的污泥污染严重,普通物质会与致病生物、家用化学物、药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混杂,难以转化为有用产品;三是污水处理厂建设与城市新区的环保配套建设不能同步进行,特别是在城郊结合部,因市政管网不能到达,给污水集中处理造成困难,甚至造成新的污染;四是集中式处理需要高昂的工程费用来建立复杂的排水管网,资金耗费大。此外,我国农村地区广袤,这些地区人口密度低、排放总量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后,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难以有效运行。据测算,全国农村目前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但是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只是依靠自然蒸发。

近年来,厦门市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地理气候特征,从城市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强化创新驱动,强化科学支撑,以“环境优先、区域协调、物质循环、水质稳定”的新理念新思路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设用源分离、分散处置、循环利用的区域可持续水生态体系,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在厦门大学校本部、集美新城核心区、五缘湾湿地公园、杏林湾等地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中,厦门市应用了分散式处理模式,通过因地制宜建设若干小而高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区域范围内较好克服了水资源处置与管理的困难,表现出了高效节能、环境友好、方式灵活等特有优势。

例如在节约土地方面,厦门大学校本部的再生水回用项目通过采用高度集约化的一体式新工艺建设,用地面积仅为传统污水厂的20%~25%;在建设方式方面,上述分散式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选址容易,并且所有污水管道就地建设,无需穿越大的河流和山脉,管网建设投资少、速度快,施工难度低;在生态效应方面,杏林湾畔的滨水西岸再生水处理站距离高档别墅区不到6米,站内绿意盎然,清水环绕,没有机器噪声,没有不适异味,基本没有污泥,并且污水就地回用,回用范围广、回用方式灵活,对防洪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也小;在监测管理方面,上述分散式处理设施能够轻松运行维护,所需驻场人员极少,同时因为分散式处理系统比集中式系统更具有“可见性”,也更好地促进了群众节水和环保意识提高。

从厦门市的实践经验来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处理效果好,水质稳定,可以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尾水可与地表水环境净化能力匹配;满足区域发展需求,与区域建设同步,短周期完成;占地小,可因地制宜设置,能够灵活处理区域发展带来的污水增加;环境友好,无噪声和臭气影响,能够实现与居民区“零距离”接触;低投入、低影响、低维护管理代价。

四、有关建议

进一步强化水环境保护,科学推动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施行,坚持标本兼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构建好集中与分散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协调推进的格局。为此建议:

(一)强化水污染防治创新技术模式的推广。加快新技术研发推广,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生产生活区域分布等,对已经成熟的分散式水处理生态模拟技术、湿地保护和修复技术、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在更大范围内服务城镇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同时,探讨将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及设施纳入国家相关部门推广体系,充分发挥新模式新技术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二)全面提升城镇水污染防治水平。在现有的大中城市集中处理设施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在城乡结合部等地区推广采用分散式处理的办法进行优化和改善,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处理有效性。根据小城镇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不适宜采用集中处理方式的地区,加快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和执行相应的排放标准,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三)强化治理农村地区水污染。根据平原地区、丘陵山区、边远地区的农村不同特征,注意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同污水数量、成分的差异性,研发农村污水处理所需新技术,整合现有成熟技术,提高技术区域适应性。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将配备操作管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一体化处理装备,作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主要力量,尝试通过智能感应和移动通信网络对污水处理站及设施进行管理。

(四)完善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水污染防治的多元融资。鼓励专业化公司直接参与水污染项目建设,改进治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废水排放企业依据签订的合同,通过支付费用方式,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采用市场化、产业化方式,由政府招标承包给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

(五)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针对部分地区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层面设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分成不同项目,专门用于强化这些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应各地经济水平的地方政府补助机制,作为国家专项资金、社会资金投入的有效补充。同时,在长期保障方面,对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明确相应政策措施。


原标题:关于加强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进一步提高水污染防治能力的研究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污水处理设施查看更多>污水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