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评论正文

地方支付能力陡减?专家:环保企业单靠政府付费将有巨大风险 应实现“微循环”

2019-12-26 16:23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董瑞强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无废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一年,环境产业在“寒冬”中历经诸多考验,如何“活”下去,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很多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走出了关键一步:引入国资,整体“转身”。

12月19日,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傅涛在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上说,躺在政府支付身上的环保企业,如果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政府PPP合同,是有巨大支付风险的。单靠政府付费的固废产业是不可靠的,政府付费不可或缺,但不能是唯一来源。

他给出了解释:一方面,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跌落到6%以下将是正常的,地方政府支付窘境可能会是常态。另一方面,大规模减税,地方政府信心不足,尽管支付意愿增强,但地方经济收入不行,支付能力在衰减。

近几年,中央环保督察不松劲、不开口子,压力层层传导倒逼,使得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支付意愿日益增强。同时,环保督察也改变了地方政治生态,不少地方的环保官员因考核目标未完成或出现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被相继问责。

此次论坛由E20环境平台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经济观察网记者在论坛上采访了解到,不少民营环保企业的负责人对一些地方政府拖欠账款问题表示担忧,尤其是在当前行业“寒冬”中,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很容易出现资金链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对民营企业减税降费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

12月22日,据新华社最新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这对民营环保企业发展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

《意见》要求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好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

同时,要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清单制度,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加大力度清理整治第三方截留减税降费红利等行为,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

地方支付窘境

1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20年《经济蓝皮书》,其中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回落,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1%左右。2020年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温和回升,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较多,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6.0%左右,CPI上涨3.4%左右。

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地方支付能力降低,对环境产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不少地方政府出现拖欠民营环保企业的治污工程费用。

傅涛称,今年中央政府减税两万多亿,导致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大减,很多项目因政府没有支付能力,而成为不好的项目,甚至半路夭折,这在水务行业更为普遍。此外,除垃圾焚烧发电有清晰付费指向,其他很多领域基本是靠政府财政。但随着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和应税财政收入的下滑,会影响其支付能力。

此次印发的《意见》给民营环保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建立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通过审计监察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政府部门和国企的拖欠失信成本,对拖欠民企、中小企业款项的责任人严肃问责。

同时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大型国企要依法履行与民企、中小企业签订的协议和合同,不得违背民企、中小企业真实意愿或在约定的付款方式之外以承兑汇票等形式延长付款期限。

此外,《意见》要求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民企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对民企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而受到的损失,要依法予以补偿。

“只有实现微循环,才能不完全依赖政府支付”

在傅涛看来,固废产业是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星。很多从事固废处置的企业在蓬勃发展,但也需居安思危。固废产业必须在系统循环中实现市场价值,这种系统循环有大循环,更有小循环。

传统的固废行业走的都是大循环,处理处置在产业链上走的越远越是大循环,大循环是传统的工业思维。“我们已习惯于把所有东西以城市为单位做成大循环,但未来会打破各个部门的壁垒,形成小循环、微循环。只有实现微循环,才能不完全依赖政府的支付。”他说。

傅涛介绍称:“垃圾焚烧之所以繁荣,是因为中央转移支付,通过电价转移一部分支付给地方,但地方没有能力去支付更多垃圾全面处理的费用。现在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正在考虑被取消,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落下来还不确定,但一旦落下去,将对固废行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从垃圾混合处理到垃圾分类处理处置,到现在部分城市推进的系统化管控,各种点状服务在增密,逐渐使点连成了线、再到面,固废产业正在进入面上的系统服务时代。

在此过程中,有不少公司已成为综合性服务商,但傅涛认为,仅定位为综合服务商还不够,需要向系统服务商升级,把已形成的多个点上的服务能力形成逻辑关系,垃圾分类市场可成为战略提升的导引。

无废城市”建设痛点

无废城市的兴起,在改变城市结构、布局、模式、定位和主导产业,这都在影响固废产业格局。固废在城市发展中不再仅是末端处理,而是与城市绿色发展有着更强的融合。

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开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预计两年内在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以引导全社会减少固废产生,提升城市固废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废污染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民乐认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中有五大难点和痛点问题,其一,垃圾产生量随经济发展在日益增长,各地存在数以千计的小规模垃圾填埋场、非正规处置厂,存量垃圾压力巨大。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固废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固废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

“垃圾量很大,但各地政府现在又普遍存在支付压力,在环保督察高压下,既要解决当期固废问题,又要解决几十年发展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旧账,对地方政府是巨大挑战。”魏民乐说。

其二,固废处理商业模式竞争激烈,商业模式不清晰的各类固废处置,出现了断点、碎片化和无处置问题,仍处于百废待兴状态。

其三,固废管理和治理受行政区域限制,不联不通,无法规模化和集约化,无形之中增加了政府支出。

其四,农村面源污染面大量广,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污染问题突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低,农村生活污染处理率过低,畜禽养殖问题非常突出。由于资金无法保障,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和盈利模式无法打通。

魏民乐认为,“即便依靠国家补贴资金建成,在后续管理运营和维护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模式,也难以长期发挥作用。”

其五,固废产业链收运与处置割裂,整体治理效果有限。很多城市废弃物处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自成标准,协调困难。各种危废产量小,没有统筹管理部门指挥收运,农村耕地分布分散,没有建立起高效有序的物流系统等。


原标题:地方支付能力陡减?专家:环保企业单靠政府付费将有巨大风险,应实现“微循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无废城市查看更多>垃圾分类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