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疫情之后!城市垃圾处理走向?

2020-02-27 14:57来源:隆硕环保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垃圾分类一词陆续进入全国人民的生活中,或是所在的城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或是所在的城市正跃跃欲试,号召大家开始垃圾分类,亦或是身边的人已经开始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一词成为2019年度关键词之一,并在2020年,继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37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上海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厦门、杭州、宁波、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超过70%。

奖惩并重的举措

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4省已出台地方法规,河北等12省份的地方法规进入立法程序,30个城市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法规或规章,16个城市已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立法计划或已形成草案。

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示范引导,累计开展入户宣传4635万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7.7万个小区和4900万户家庭,居民小区覆盖率平均达到53.9%。

一系列数字表明,垃圾分类已从环保倡导发展为政府层面的强制和引导。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出台管理办法或条例的30个城市,均对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提出明确处罚措施,主要以罚款为主,警告或限期整改为辅。多数城市规定个人最高罚款200元,对单位最高处罚5万元。

奖惩并重是相关管理的重要原则。在深圳,分类成效显著的家庭可以拿到2000元,个人和单位1000元,住宅区最高30万元。

46个重点城市中,太原、哈尔滨等16个城市增加了信用惩戒手段,将单位和个人因拒不承担生活垃圾分类责任被处罚的,作为不良行为记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施联合惩戒。

居民更加自觉

各城市根据城市情况出台了强制措施后,垃圾分类是不是如预想中的那样践行并露出成效了呢?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各地发现,最大的变化是知晓率、认可度、参与面稳步提高。从抗拒到认同,从不适应到习惯养成,很多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正变得更加自觉。

上海的大多市民已经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而那些曾经“庆幸”自己不是魔都er的城市居民,也在认可垃圾分类的合理性,并主动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在广州,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92%,参与率达到76%。

其次是撤桶率、垃圾回收量增长。2019年7月份,北京市甜水西园小区率先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从原来的34组垃圾桶到现在的5处集中精拣点,“撤桶”成为一大显著标志。

与此同时,垃圾分类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西安,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市场随之兴起,西安市将有4家生活垃圾焚烧厂投入运营,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其他终端设施也在建设中。在乡镇农村地区,小吨位的垃圾热解气化技术近年来也逐渐被市场接受,在云南、广西、甘肃、陕西等地均有投入使用。业内人士称,在环保装备领域,垃圾分类也为传统锅炉生产企业提供了新的转型方向,锅炉行业烟气排放较高,当前大多处于走下坡路的状态,而锅炉生产与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在工艺制造上有很多类似之处,越来越多锅炉企业开始转型进入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领域。

尚有难题待解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但记者采访发现,源头分类的持续管理和分类处理的持续监管,是阻碍垃圾分类政策落地的主要问题。一些地方的相关条例明确了“不分类不收运”措施,同时制定了第三方不定期对小区进行分类情况抽查的方案。但基层人员表示,这些措施都还难以到位。

同时,撤桶定点的存在问题仍不可忽视,居民因“不方便”、“错过时间”等原因乱扔垃圾,不及时清运存在“爆桶”问题,看不到监督人员就“不分类”……这些问题仍亟待解决。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分类查看更多>餐厨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