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中国雾霾说明书》

2020-03-26 09:47来源:星球研究所关键词:雾霾颗粒物灰霾天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而言之

颗粒物造就了“雾霾

气象条件催生了“雾霾”

地形条件加剧了“雾霾”

我们似乎已找到了它的源头

只待对症下药

但不幸的是

我们无法控制自然界的排放

无法左右大气环流

更无法改变山川地貌

这就意味着

在这场对流层保卫战中

除了与人为排放的污染物死磕到底

我们别无选择

04

对流层保卫战

然而

污染物的源头

几乎无处不在

因此

当这场对流层保卫战的号角吹响

一个国家

一个行业

一座城市

甚至每一个人的生活

都将因此发生改变

到2018年

在京津冀周边、长三角

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

约有610万户人家

和2.3万台工业锅炉

通过“煤改气”或“煤改电”

结束了散煤燃烧的历史

而全国范围内

煤炭消耗的占比也在持续减少

我们的能源结构中

一场变革正在发生

(上文散煤数据参考文献[1];下图为2010-2018年间我国能源结构变化,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催生这场变革的

包括

历时近20年建设

输气能力达720亿立方米

可跨越16个省级行政区

向东部100多座城市输送天然气的

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二线,拍摄于江西省东乡县,图片来源@VCG)

包括

一年之内

34%的光电装机容量增长

25%的核电装机容量增长

12%的风电装机容量增长

和2.5%的水电装机容量增长

(上文为2017-2018年增长数据;下图为雪山脚下一大一小两座光热发电站,拍摄于敦煌,摄影师@Basic阿基)

也包括

线路回路总长超3.3万千米

可将西北地区的光电、风电

以及西南地区的水电

源源不断向东部输送的

21项特高压输电工程

(上文为2018年数据;下图为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光电、风电约占其输送电量的40%,摄影师@陈剑峰)

变革也发生在

我们的工业和运输中

2018年

全国几乎所有的煤电机组

均已安装除尘、脱硫、脱硝等

废气处理设施

其中更有80%的机组

实现国际上最严格的

“超低排放”

(上文数据源自参考文献[4];下图为武汉钢铁厂,武汉市内所有钢铁厂将在2023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摄影师@姜轲)

2018年

全国削减粗钢产量350万吨

淘汰落后煤炭产能2.7亿吨

重点区域中

钢铁、焦化、铸造、电解铝、水泥等

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

更被严格禁止新增产能

(四川省广汉市拆除特种水泥厂,拍摄于2017年,摄影师@谭本建;另外,非电力行业的超低排放也已在多个城市试点)

而从2018到2020年

仅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地区

就将淘汰柴油货车超过100万辆

与此同时

全国铁路货运量将增长超过20%

(兰新铁路上的货运列车,一侧是光伏发电场,摄影师@王璐)

变革还发生在

我们的农村和城市中

预计到2020年

农村中

85%的秸秆将变身为

肥料、饲料、燃料、基料、原料

以取代直接焚烧

养殖业则将更加规模化

以加强动物排泄物的集中处理

并和种植业“珠联璧合”

以有机肥取代化肥

城市中

将逐渐形成多中心的空间结构

以避免高污染产业过于集中

避免交通过于密集

(预计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运,新机场的落成将对未来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生影响,摄影师@梦旅人带你去旅行)

变革

同样发生在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2018年时

我国平均每天

有近2.3亿人次乘坐公共交通

比十年前增长了近20%

而在其背后

是分别突破

5000公里和80万公里

比十年前增长近530%和498%的

轨道交通和公交车运营线路里程

(建设中的武汉地铁7号线,摄影师@黄蕾)

同样是2018年时

我国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率

较上一年下降3个百分点

相当于减少新增私家车480万辆

这几乎是整个重庆的私家车保有量

在其背后

则是北京、上海、广州

天津、杭州、深圳等城市中

相继实施的限购政策

和形形色色的限行政策

(上文数据源自公安部网站;下图为广州南沙汽车码头上停放着密密麻麻的机动车,摄影师@汤文健)

而我们的燃油汽车

将面临更加严格的

车辆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

例如当前的国家第六阶段标准

即“国六”标准

不达标的汽车无法上牌

不达标的燃油无法上市

这意味着

燃油车的排放将进一步削减

也意味着

其成本将进一步攀升

与此同时

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

将预计在2020年达到200万辆左右

比2018年增长约60%

重点城市中的公交车辆

也将全部由新能源汽车取代

(杭州拱康路纯电动公交停车场,摄影师@吕杰琛)

此外

我们在城市之内

严格控制道路和工地扬尘

城市之外则营造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阻滞颗粒物、净化空气

(2018年我国防护林造林面积达2789万亩;下图为塞罕坝林场,摄影师@赵高翔)

我们也维护湿地

减少地面扬尘

其净化作用甚至可达

森林的8-10倍

(上文数据源自参考文献[3];2018年我国“退耕还湿”达30万亩;下图为杭州西溪湿地,摄影师@肖奕叁)

尽管诸如此类种种改变

有的行之不易、有的代价高昂

但幸运的是

我们也看到了希望

2018年

全国年均PM2.5浓度

相较2013年下降了46%

每年因PM2.5长期暴露

导致过早死亡的人数

也下降了近8.9万人

而达标城市的比例

则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达标天数的比例

更是离规划中80%的目标

只差一步之遥

(上文健康数据参考文献[8];2013-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变化示意,以每年1月为例,制图@陈思琦&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当然

路依然很长

即便

我国已实施了

新的空气质量标准

但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以PM2.5的年均浓度限值为例

我国的标准是

欧盟的1.4倍

日本的2.3倍

美国的2.9倍

单位国土面积上的监测点数

也远低于英国和日本

即便

全国年均PM2.5已大幅下降

但却仍未达到标准要求

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比例

仍高达64.2%

(2020年2月9日的天津,当日PM2.5浓度达标准的2倍,空气重度污染,摄影师@甄琦)

即便

全国各地蓝天数日益增加

但新污染物的威胁却开始体现

尤其在京津冀、长三角等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以臭氧作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

已超过PM2.5位列第一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分;下图为全国臭氧浓度达标城市占比变化,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上

“雾霾”的出现

不曾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

“雾霾”的治理

也绝非闭门造车能够完成

城与城、省与省之间的

联动、合作、协调

已成为人们必须要做的选择

(2019年秋,京津两地空气质量达到全年最优水平,摄影师在河北怀来县上空,视野穿过北京、天津城区直达渤海海滨,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摄影师@goneless)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对流层保卫战注定将困难重重

而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换交通结构的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是一颗坚定的决心一份不小的代价一段不短的时间以及

政府、企业、公众

所有人的努力

不过我依然相信

这场战斗终将走向胜利

因为再没有谁

会比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更加希望这片土地

拥有一片碧水青天

(请横屏观看,2019年6月的一天,北京城碧空如洗,摄影师@张自荣)

创作团队

撰文:桢公子

编辑:周天秀

图片:任炳旭

设计:郑伯容

地图:陈思琦

审校:云舞空城、张楠、王朝阳、王昆

封面摄影师:肖奕叁 首图摄影师:刘坤

专家审核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段雷教授

【致谢】本文在创作中得到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教授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参考文献】

[1]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3-2018.

[2]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统计年报,2013-2015.[3]郝吉明等,中国大气PM2.5防治策略与技术途径[M],科学出版社,2016.[4]郝吉明等,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联发联控战略及路线图[M],科学出版社,2017.[5]王书肖等,长三角区域霾污染特征、来源及调控策略[M],科学出版社,2016.[6]杨静等,2006-2016年中国室外空气污染的归因死亡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7]王珊等,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4.[8]王文兴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J],环境科学研究,2019.[9]唐孝炎等,大气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雾霾查看更多>颗粒物查看更多>灰霾天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