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评论正文

专家解读 | 落实“无废社会”战略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0-10-15 14:07来源:《环境保护》作者:齐晔 朱梦曳 刘天乐 蔡琴关键词:无废社会生活垃圾固体废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落实“无废社会”需要制定技术路线图

“无废社会”建设的路线图分为2025年、2035年以及2050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设计(见图2)。

图2.png

第一节点,2025年为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和城镇化发展中期,届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固废资源化利用总量规模显著扩大,资源循环回收发展取得可观收益,固废对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节点,2035年为工业化发展后期和城镇化发展中后期,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人居生活水平极大改善。极简、低碳绿色消费成为基本生活模式。全面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高风险固废得到全面控制。基本形成资源高效循环的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能耗、固废产生基本脱钩。

第三节点,到2050年后工业化时期以及城镇化发展后期,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届时,我国“无废社会”建设将实现各类固废严格减量,全面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化和零排放。固废对人居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得到完全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能耗、固废产生完全脱钩。绿色低碳循环的“无废社会”全面实现。

在此基础上,针对前两个节点,可建立以每5年为一阶段的详细具体、易操作、可评估的中短期指标体系(见表2)。主要指标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覆盖率、不同固废类别的处置率和利用率以及“无废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等。

表2.png

落实“无废社会”战略的几点建议

为了加快实施“无废社会”战略,保证以上举措顺利推进,本文提出四项政策建议。

夯实固废分类治理基础

一是在《固废法》的基础上,建立固废统计和监测体系,明晰各类固废的产生和处理现状,以统计年鉴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二是依照各类固废发展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抓住不同固废类型的“当务之急”,优化行政和社会资源配置。当前固废减量化亟须关注数量庞大的农业固废。另外,近期还应重点解决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激增的医疗危废处理问题,不断完善现有危废处理制度,特别是跨地区转运处理问题。三是需要按照“经济价值—环境风险”的框架对固废进行区分,并以此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和居民在不同类别固废当中的角色和作用。避免“一刀切”,形成差异化的有效治理体系。

大力支持固废治理产业化和智能化

针对固废治理的产业化,一方面是在《固废法》的指导下,鼓励支持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固废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市场机制尽可能内化固废带来的环境成本,最终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依法将长期以来存在的非正式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标准化、规范化。通过职业化发展吸纳相关劳动力,并培育固废处理产业专业人才。探索现有体系中“拾荒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另一方面,凡是适用于市场机制进行处理的固废种类,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在产业化发展中,应鼓励利用绿色金融手段解决融资需求问题。除绿色信贷外,固废处理企业应与金融投资机构共同探讨绿色产业基金以及绿色债券、公募和私募基金等可持续证券的可行性,创新绿色投融资机制。不同政府部门应负责相应标准制定,并严格履行《固废法》所明确的监管职能。对于暂时缺乏市场机制的固废处理,政府应尽力创造市场并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孵化相关产业。

支持鼓励固废处理的智能化发展,创新智能技术在固废治理中的作用和方式。利用“互联网+”模式和大数据建立有效固废监管“云平台”,鼓励在固废回收、运输、分拣、处理上应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

加强“无废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深化公众和社会参与程度

“无废社会”建设主体是社会。应以生活垃圾分类为抓手,强化全民参与,助推环境友好行为模式。充分发挥单位、学校、社区组织和动员优势,调动个人垃圾减量、分类积极性。探索趣味化手段,鼓励生活垃圾产生量自我监测,奖励垃圾减量行为。倡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减少塑料袋使用,拒绝外卖、电子商务中过度包装的行为,杜绝食物浪费。政府应为公众监督固废处理不当行为提供便利,并作出积极回应。突出相关非营利组织在固废处理中的角色,鼓励其起到监督政府、企业和引导公众的作用。

跟踪评估相关政策和试点

各类垃圾分类、循环经济等相关试点工作已进行多年,但缺乏对试点工作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无废社会”战略,必须对相关试点按照进展情况定期组织科学、中立的第三方政策和项目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政策措施,避免试点工作流于形式。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为其他非试点城市或地区提供借鉴。

原标题:专家解读 | 落实“无废社会”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废社会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固体废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