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2020-10-28 13:38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关键词: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绿色低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低碳试点将在现有基础上升级 面向碳中和开展相关试点工作(答问六)

红星新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改造建造绿色建筑,建设低碳试点,低碳园区,低碳示范工程,目前我国这些低碳建筑,低碳园区建设取得什么成果,在城市化和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李高: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方产业结构、资源禀赋都不一样。低碳发展的道路、路径,工作重点不一样,从低碳试点来推动低碳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一个成功的经验。通过试点去探索经验、总结经验、推广经验,最后提升我们全国低碳发展水平。

1.jpg

2010年以来我们陆续开展了低碳省市的试点,到现在搞了三批,有87个试点省市,与此同时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城镇、低碳园区的试点,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低碳试点体系。经过若干年来的实践,低碳试点的地区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划政策,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交通体系、建筑体系、数据管理体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提升低碳管理能力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了很多尝试,取得了很多的经验。有的经验在各个省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些经验进入到国家相关的政策。低碳试点城市重视规划,主动将低碳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很多城市积极探索碳排放达峰指标体系,有一些地方还提前探索近零碳排放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试点城市的低碳发展。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着力点和特色不一样,有的试点城市提出了具体的达峰目标,形成了相关落实方案。有的城市积极推动地方的低碳发展立法工作,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法制框架,有的城市在探索低碳的数据统计管理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有的城市在大力推动公交电动化、低碳化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很好的经验。这些低碳试点工作,促进了当地的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要对现有的试点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在试点城市当中加强交流,争取能够凝练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让更多的城市能够向这些试点城市取得的经验学习、借鉴,推动自身的低碳发展。我们还要在现有低碳试点的基础上升级,面向碳中和开展相关的试点工作,从城市层面为我们国家新的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做出贡献。

要把复工复产作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答问七)

路透社:当前的能源按照保障战略,是否会对十四五目标政策带来压力,如何平衡经济就业和紧迫的气候目标任务,发电行业的碳市场交易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比如说今年年底之前或者明年年初?

李高:首先回答后一个问题,后一个问题在我前面一个针对碳市场的问题当中涉及到了。十四五是碳市场建设大发展的时期,从试点到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从单个向多个行业迈入,也包括从上线交易到持续的平稳运行。

1.jpg

今年的疫情确实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我们国家也是这样。我国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有效的抑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取得抗击新冠疫情重大的战略成果,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经济增长的经济体,成功统筹推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已经得到了有序恢复。在这一段时间里,2020年上半年碳排放强度同比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GDP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恢复经济的过程当中,我们始终强调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避免短期刺激经济的政策手段导致高污染、高排放项目集中上马,要把复工复产作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个别的项目上马有可能出现,但是总体上我国应对疫情的复工复产措施是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要求的,是符合国际绿色低碳发展大趋势的。

刚才我也跟大家介绍了,9月22日习总书记宣布了新的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我们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疫情在全球蔓延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宣布的新的目标和愿景,实际上也是释放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强烈信号,一个方面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一个方面是对国内释放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明信号,我们国家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道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样一些思想我们会坚决的贯彻落实。

现在疫情的影响还是很大,下一步要围绕碳中和愿景,围绕美丽中国建设,集中力量在“十四五”期间提出更强有力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向更加低碳的方向加速转型。

中国生态环保成绩有目共睹 将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答问八)

封面新闻记者:美国近日发布中国破坏环境行为清单,指出中国经济有太多是建立在对空气、土地和水质的肆意漠视之上的。中国对全球近30%的塑料污染负有责任,是最大的汞、海洋垃圾和温室气体排放国。请问生态环境部对此有何回应?

刘友宾:近期,美国一些机构和官员出于政治目的,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作出的突出贡献视而不见,肆意抹黑。这些不实之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多次予以严正驳斥。

1.jpg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与2015年相比,2019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23.1%。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有8项已提前完成。到今年年底,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将全面完成。

中国取得的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去年发布《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认为北京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或者区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这其中有很多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做法。最近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多年来,我国与许多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保持密切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我们真诚学习世界各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虚心听取对中国生态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但我们不能接受出于政治目的的无端指责。未来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认真履行各项国际公约,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成效 正在组织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答问九)

每日经济新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近年来在加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我们做了什么工作?

李高:我们国家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总体上来讲中国是一个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损害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根据有关统计数字,中国每年因为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财产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

1.jpg

长期来看,我们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经济活动主要聚集在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的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气候变化带来对青藏高原的影响,青藏高原是几大主要河流的水源地,气候变化对于我们国家几大流域的生态环境,包括相关的基础设施、人民生活都带来威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不能置身事外,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中国也要通过自身努力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

政策上我前面介绍很多,怎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其他问题的措施。与此同时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一直在适应气候变化,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纳入综合性规划,不断的进行实践。

为了统筹推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到2020年国家气候变化的原则、目标、重点以及重点领域的相关措施。

战略发布以来,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还以城市为切入点,发布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开展了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试点工作,提升气候韧性。

我们积极的推进国际合作、参与发起全球适应委员会、推动成立全球适应中心中国办公室,李克强总理出席办公室的揭牌仪式。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过程中,积极的提出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国内正在开展评估,组织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我国到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并且把适应气候变化和科学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消除贫困等工作有机融合,构建适应气候变化新模式。同时适应气候变化非常复杂,客观来讲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差距。

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统筹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以及城市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也将进一步深化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提升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刘友宾: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部查看更多>例行新闻发布会查看更多>绿色低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