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不治土壤疾病 哪来舌尖安全?

2015-03-03 10:1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军关键词:土壤保护土壤污染两会环保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我所知,有些指标定得偏高,比如镉,如果把我们的标准拿到英国去,英国的土壤镉污染超标率甚至会比我国更高。”周健民说,当然,标准定得高没有问题,但过高就会脱离实际。未来要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加强研究,科学区分不同土壤类型与不同污染成因,进而修订标准。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前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定要有法可依,这是诸多委员的共识,在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保护的提案中,几乎都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实现土壤污染依法防治、依法监督、依法管理。

土壤污染底数不清,是影响各地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我国经济、技术等条件都比过去强,因此,周健民建议,应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摸清每一片土壤的污染状况,建立全国土壤污染数字化档案,统一管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和保护。

周健民还特别强调,我国土地资源紧张,要合理地利用,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地,可以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边利用边修复。

同时,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增强全社会土壤保护意识。“公众真正了解了土壤状况,就能更加合理地利用,能够有防范意识,同时也不至于对土壤污染过分恐慌。”周健民说。

另外,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多数情况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旦被污染,治理代价甚至比水、空气污染治理更大。周健民表示,土壤污染防治始终都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还有委员建议,我国对土壤环境应按照污染程度采取“分级、分类、分区”方式管理,实行“防、控、治”三位一体的策略;建立土壤污染惩戒制度,将土壤污染治理量化为地方官员考核指标;以设立土壤修复基金的方式,保障土壤污染得到及时治理修复,依法追究污染者的责任。

延伸阅读:

陈能场:农产品超标来自土壤污染?没那么简单

原标题:不治土壤疾病 哪来舌尖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保护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两会环保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