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周小川谈实现“碳中和”排放目标:碳市场本身也是金融市场

2020-12-01 08:35来源:财经杂志关键词:碳中和碳市场周小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金融的角度来讲,碳市场本身也是一个金融市场,需要资金的转换和风险管理,发展有关的金融衍生产品。”11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

为了如期实现中国碳中和的排放目标,周小川表示,首先应当明确实现碳排放的依靠机制,即是计划体制还是激励机制。他进一步指出,依照过去经验,“光依靠过去传统的任务分解方式恐怕是不够用的,缺乏激励机制往往造成任务得不到落实”,要更大力度的发展和利用碳市场。

事实上,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激励机制,国际上也有不同的主张,主要是在于究竟采用碳税,还是更多的依靠碳排放市场。谈到两者区别,周小川称,碳税往往集中在财政手里,而财政将其进行最优配置,并把这些钱用于碳减排、发展新能源、创新碳吸收等环节,是并不容易的事情。

对比之下,周小川表示,金融市场比较容易和碳市场衔接,“应该说只有利用金融市场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周小川表示,利用碳市场紧接着就会出现相应的投资金融产品,首先是一个跨期的金融交易会跟随进来,其中主要的产品就是要用未来的碳配额收入,以及未来的碳配额的期货价格,通过金融市场转变成当前的投资,即用未来的碳减排或碳沉降所能达到的收入支持当期的投资。

同时,在投资和投资见到最终效果这个期间,会有很多风险,而风险管理也主要是依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比较容易和碳市场衔接。

回看国内,要实现碳中和的这一伟大任务,还要为众多的参与者提供可测算、可做计划的参数。这就意味着,国民经济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行业和机构、企业都需要参与进来。

周小川举例称,能源行业特别是发电行业,必须大幅提高电力能源的比重,要全面摆脱化石能源。而交通运输业及一些中等排放量的行业和机构也要覆盖到。

应当看到,在实现碳中和排放目标的后半期,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以碳捕获、碳沉降、碳吸收方面。这是因为,真正在全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化石能源和其它一些碳排放完全降到零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那些难以降到零的碳排放,未来可能需要指望着碳吸收、碳沉降等技术来中和掉。

因此,在前半期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其它碳减排,到了后半期,可能要把更多的注意力要放在碳捕获和碳沉降上,这样才可能在2060年实现净额为零的碳中和。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碳市场,同时也进行了碳排放的交易,并产生了交易价格。这些碳市场跟未来全国的大市场的关系,也需要探讨。如果各个市场设计的不一样,总量封顶的依据不一致,中间又没有联通机制的话,那么所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可能就是不一样的,这就不利于整个工作的推进,要想办法把这些市场进行联通。

此外,周小川还就跨国领域的排放问题提出看法。他认为,我们应该在全球碳收入支出方面有适度的多边管理能力,使得跨国界的碳排放或者有争议的碳排放能够通过多边治理机构和它所建立机制来加以解决,这些收入最终应该100%地用于碳减排、发展新能源或者碳沉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周小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