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推进中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碳排放标准思考

2021-07-05 10:08来源:新浪财经关键词:碳排放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钢铁行业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实现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和行业有识之士的共识。碳排放标准不仅是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支撑,且可为低碳型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钢铁冶金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中国钢铁行业需要通过碳排放标准化建设,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颁布的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制定的必要性,给出了相关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的建议。

1钢铁行业制定碳排放标准的必要性

气候变化已成为近年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各国政府出台虽称谓不同但实质含义差别不大的先导性政策,譬如英国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当前中国政府也以节能减排为契机,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发展,对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意义重大,其中碳排放标准被认为是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全球碳排放大国之一,中国政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体现大国担当,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无疑会引发各行业新一轮的装备升级和技术进步。

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中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显然,钢铁行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和责任主体行业。标准制定对推动中国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实现中国碳排放总量控制,达到碳减排目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均将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碳排放标准的制定,规范钢铁冶金企业节能减排及碳排放数据统计与核算工作,指导企业建立CO2监测监控制度,完善企业内碳排放管理,必将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为钢铁行业减碳技术研究与推广、低碳型钢铁产品标签的创建提供指导。

虽然中国钢铁行业在碳排放标准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且适合行业特点的碳排放标准体系,存在一些重要碳排放标准严重缺失、已有标准执行力度不足等缺点。因此,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亟待健全与完善。

2国内外碳排放标准概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增多,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条约变得十分重要。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和英国等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的国家和地区,制定并实施了针对碳排放的标准规范,以期推动碳排放标准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2.1国际社会碳排放标准概况

2.1.1碳排放核算标准

过去数年间,碳排放核算标准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渐形成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reenhouseGasProtocol,简称GHGProtocol)、ISO14064系列和PAS2050等多个标准。根据应用主体的不同,现有碳排放核算标准可分为企业或组织、项目、产品和服务、整个企业价值链5大类或层次。

(1)基于企业或组织层次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对于企业或组织层次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ResourcesInstitute,简称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BusinessCouncil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简称WBCSD)联合发布GHGProtocol中的“Corporateacingandreportingstandard”与ISO14064-1:2018“Greenhousegases-Part1:Specificationwithguidanceattheorganizationlevelforquantificationandreportingofgreenhousegasemissionsandremovals”标准。GHGProtocol企业层面标准对企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提供了较详细的指导和说明,应用广泛。ISO14064-1:2018对组织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提供了一般指导和要求,与GHGProtocol企业层面标准一致。

(2)基于项目层次的碳排放核算标准。WRI/WBCSD联合发布的《TheGHGProtocolforProjectAcing》、ISO14064-2:2019《Greenhousegases-Part2:Specificationwithguidanceattheprojectlevelforquantification,monitoringandreportingofgreenhousegasemissionreductionsorremovalenhancements》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黄金标准等,均为项目层次的碳排放核算标准。

(3)基于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核算,国际上常用的标准为:ISO14067:2018《Greenhousegases-Carbonfootprintofproducts-Requirementsandguidelinesforquantification》、英国标准学会(BritishStandardsInstitution,简称BSI)发布的PAS2050:2011《Specificationfortheassessmentofthelifecyclegreenhousegasemissionsofgoodsandservices》、WRI/WBCSD共同发布的《ProductLifeCycleAcingandReportingStandard》、日本发布的TSQ0010《日本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南》。其中,英国标准学会(BSI)颁布的PAS2050:2008是第一个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已被广泛所应用,并于2011年更新版本,为产品碳排放核算提供了更加详细的要求和指导。GHGProtocol产品层面标准提供的碳排放核算相关要求和指导最为详细。ISO14067:2018被认为是更具普遍性的标准,提供了最基本的要求和指导。

(4)基于整个企业价值链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对于整个企业价值链的碳排放核算标准有WRI/WBCSD发布的《CorporateValueChain(Scope3)AcingandReportingStandard》。

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集中于企业或组织和产品碳排放的评价。为进一步指导工业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ISO/TC146于2014年新提出ISO19694系列标准,包括1项通则标准(ISO/FDIS19694-1)和5项分别针对钢铁、铁合金等行业标准(ISO/DIS19694-2~6)。这一系列标准主要用于测量、监测与量化行业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为报告与核查提供可操作、准确、高质量的信息。

2.1.2CO2捕集与封存标准

CO2捕集与封存(CarbonCaptureandStorage,简称CCS)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简称IPCC)结合全球减排任务的艰巨性和目前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而特别推荐的技术,以期实现温室气体大幅减排。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的CCS项目众多。截至2017年世界上共有CO2捕集与封存项目270余项,其中年封存量超过百万吨的项目达70余项。虽然CCS技术已有了较好发展态势,但针对CCS技术相关标准规范研究较少。

2010年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认可的商业部署CCS标准,被称为Z-741。该标准得到了加拿大标准委员会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批准,并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CO2捕获、运输和地质储存委员会ISO/TC265的种子文件。ISO/TC265于2011年正式批复成立,下设包括捕集、封存、跨领域问题和提高石油采收率问题等共4个标准化工作组,截止目前已发布10项CCS相关标准。

2.1.3其他碳排放标准

(1)英国的PAS2060:2010。英国标准学会(BSI)、英国认证机构协、原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环境管理与评估协会与国际碳减排和补偿联盟等共同编制了PAS2060:2010《Specificationforthedemonstrationofcarbonneutrality》。以现有的ISO14000系列和PAS2050等环境标准为基础,BSI于2010年5月发布并提出了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来实现和实施碳中和的组织所必须符合的规定,维护了“碳中和”概念的完整性,保证了“碳中和”承诺的准确性、可验证性和无误导性。

(2)产品碳标识制度。在各国政府大力推动下,消费者对碳标识的认识也逐步提高。碳标识将成为继生态标识、能效标识等环境友好型标识之后的又一大标识系统。到目前为止,已有至少14个国家和地区推出或即将推出碳标识制度。

另外,一些相关国际行业协会已通过制定行业减排标准或目标推进自愿减排行动。目前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了“气候行动成员”标识,以表彰参与碳排放数据收集活动的企业。这些倡议吸引了很多企业参与,对全球各行业碳减排行动产生较大影响。

2.2中国碳排放标准概况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复筹建“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全面整合SAC/TC207/SC7的相关工作,结合中国国情出台系列碳排放标准。

中国碳排放标准包括: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项目碳排放核算系列标准、低碳产品系列标准、技术标准、核查标准等。这些标准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有益探索,为碳排放总量控制及碳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2.2.1国家及行业碳排放标准

SAC/TC548于2015年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32150—2015)以及发电、钢铁、民航、化工、水泥等10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等首批共11项温室气体管理国家标准,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提出了统一要求。

中国冶金行业在碳排放标准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包括钢铁、镁冶炼和铝冶炼等。现行钢铁行业低碳领域国家及行业标准较少,正在编制中的标准10余项,但在碳排放管理、减碳技术、产品碳足迹等方面的标准尚未制定。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最早开展低碳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机构,开展了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的现状研究,进行了钢铁行业全国统一碳配额基准线制定、钢铁行业碳排放系数研究、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分解与实施方案的编制、钢铁行业深度碳减排路径研究、钢铁行业碳交易技术指南制定,参与碳市场测试运行方案、钢铁行业中长期电气化战略发展研究等碳减排专项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参与编制单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全面参与并完成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GB/T32151.5—2015)和《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RB/T251—2018)两项标准的制定。在推动行业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正在开展《钢铁企业碳平衡编制方法》(2018-0453T-YB)和《钢铁企业碳减排成本核算方法》(2019-0392T-YB)等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和硬约束作用。

2.2.2地方政府碳排放标准

中国各省份也积极开展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河南省等省市在“十三五”期间发布多项碳排放标准,包括《低碳企业评价技术导则》(DB11/T1370—2016)、《低碳产品评价技术通则》(DB11/T1418—2017)等。其中上海市质量监督管理局为加强与国际的接轨,制定并发布了《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DB31/T1071—2017);重庆市已将碳排放评价正式纳入环评,发布了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

2.2.3团体碳排放标准

自《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出台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团体标准的建设工作。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GDES)作为较为活跃的团体组织,在适应广东省持续推进各行各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和当前国家倡导的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形势下,已完成并发布《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信息处理规范》(T/GDES1—2016)、《产品碳足迹声明标识》(T/GDES2—2016)、《企业碳排放核查规范》(T/GDES3—2016)等团体标准。

3对未来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的建议

虽然中国钢铁行业在碳排放标准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重要碳排放标准严重缺失,譬如碳排放管理、减碳技术、产品碳足迹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尚未制定,已有标准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亟待健全与完善。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3.1加快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完善

结合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化工作特点,构建科学、完善的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是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有序发展的前提。依据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需求,钢铁行业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参与者,亟需完善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标准的编制,规范企业节能减排及碳排放的数据统计与核算,指导企业建立监测监控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碳排放的服务与管理。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碳排放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在标准未出台前,可暂时依据工信部节能司“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体系”框架中温室气体管理分体系,系统规划碳排放标准体系框架,增加碳排放标准的市场供给。

目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通过系统总结钢铁行业碳排放领域标准编制情况,结合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已完成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初步建设方案,将逐步有序开展碳排放标准制定工作。

3.2与绿色制造体系、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体系相协调融合

低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是从多个不同角度对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在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涉及具体目标和途径的过程中又有所差别。在构建碳排放标准体系时,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绿色制造标准体系、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体系的协调融合,一些碳排放标准的指标可在相关标准中以条文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另立标准。

3.3积极探索低碳技术标准的研究

实现钢铁行业大规模的深度碳减排,低碳创新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是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氢能冶金等革新技术的开发,低碳技术标准的制定尤为重要。通过标准的制定,可协助规范行业可行技术,促进行业低碳技术的研究、推广及应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已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了《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国际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减排核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专项研究工作,归纳形成钢铁行业减缓应对气候技术清单,下一步将陆续推动相关技术的标准制定。

3.4加强低碳标准的全过程管理

目前,钢铁冶金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但对标准的宣传并贯彻实行及后评价重视不够。标准化工作由重标准制定向标准宣传并贯彻实及实施监督全过程管理转变,应注重标准使用效率,提升标准生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 ”效应,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

3.5坚持先进标准引领

制定技术指标先进的碳排放标准,引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先进标准供给能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升级和主要领域技术进步,用先进标准引领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提升,对加快实现中国钢铁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统一碳排放核算标准基础上,应科学总结归纳出钢铁行业碳排放基准值和先进值数据,加快研究行业碳排放基准值与先进值标准,指导行业内配额分配问题。

3.6加快钢铁行业碳排放限额标准的研制工作

对钢铁行业碳排放限额标准的研制工作应与其他碳排放控制工作相结合。同时,碳排放限额标准必然会与其他碳排放控制措施存在多种联系,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与企业碳排放量化方法、能耗限额标准等工作间的衔接,提升工作的整体性。譬如,可将碳排放限额标准和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既可通过限额标准和企业的产量等数据对参与碳交易的企业所上报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初步的交叉符合性验证,同时也可将企业的实际排放水平与限额标准中的先进值和基准值的符合性程度作为配额发放的主要依据。

3.7坚持以“C 4E”目标体系框架为导向

结合中国现行“目标导向 技术推动 市场机制”的政策要求及发展趋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提出了“C 4E”目标体系框架,其含义为:以提高碳生产率(CarbonProductivity)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EnergySaving),提高经济效益(EconomicEfficiency),环境协同治理(EnvironmentFriendship),构建形成钢铁生态产业链(Eco-industrialchain)。由此构建了“数据平台-目标体系-实施路径-评价机制”一体化的钢铁行业‘C 4E’目标体系框架(图1),以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全过程碳排放的准确监测、评估差距与潜力分析,从而在现有经济技术可行条件下明确有效地实施改善措施,助推钢铁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及降碳的目标。

4结论

(1)钢铁行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是中国政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和责任主体行业。中国钢铁行业需要通过碳排放标准建设,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针对中国钢铁行业一些重要碳排放标准严重缺失(如碳排放管理、低碳技术、产品碳足迹等方面的标准尚未制定),已有标准执行力度不够的现状,结合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和平稳运行的需求,提出了应加快开展碳排放相关标准研究建议,以期完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标准体系,推动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工作有序开展,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钢铁行业查看更多>低碳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