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结果545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8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签署《巴黎协定》才过去几个月,这一数据无疑将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它不仅会影响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全球燃料结构预期。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6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全国两会期间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以环境保护税和税制绿化为代表的绿色财税制度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能源安全和资源节约、减少污染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选项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03-02

      在近几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方就《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届满之后的减排责任分配一直在进行艰苦的谈判。尽管如此,国际社会对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使用碳交易机制却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并已采取行动。

      来源:能源大嘴2016-03-01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发表获奖感言除此之外,小李子一直奔波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前线,他曾在包括联合国气候峰会、巴黎气候大会、以及达沃斯论坛等重要会议发表演讲,呼吁各国政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行动起来

      来源:环境经济2016-03-01

      为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1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为落实十二五规划要求,同意北京...近百年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降低碳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遏制全球变暖的共识。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6-02-29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强表示,我国不仅承担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也面临着国内雾霾等环境治理的压力。...近日,中电联发布了《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5》,对2014年我国电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我国低碳发展和碳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性文件部分汇总

      来源:上清所大宗商品清算资讯2016-02-29

      2014年11月12日,中美两国联合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首次公布了中美2020年后各自的行动目标,双方均表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将为了共同利益建设性地一起努力。

      来源:《中外企业家》2016-02-23

      4.缺少国际社会减排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发展质量越高;二是能源使用层面,即在常规能源使用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单位gdp产生的碳排放;三是碳排放的处理层面,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如何进行捕获和封存,减少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6-02-20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强指出,我国不仅承担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也面临着国内雾霾等环境治理的压力。...研究对2014年我国电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以2005年为基准年,2006~2014年,我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亿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2-19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集中度高,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02-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拿升温来说,东北的升温和四川的升温不一样,不是铁板一块、千篇一律的影响,因而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第三是极值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洪水等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和强度都有变化;第四是反馈机制,在全球增温情况下

      来源:新气象2016-02-17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出来。...,拿升温来说,东北的升温和四川的升温不一样,不是铁板一块、千篇一律的影响,因而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第三是极值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洪水等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和强度都有变化;第四是反馈机制,在全球增温情况下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2016-02-17

      全球变化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密切,土壤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全球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大气碳库的2倍、全球植被碳库的3倍;大气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一半以上来自土壤过程,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影响降雨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01-28

      深入剖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驱动下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移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态交错带位移理论。...利用多源遥感与定位监测技术,通过跟踪对比,发现过去30年间,受气候暖干化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气候界线向东南方向变迁;而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土地利用界线向西北方向变迁;两者反向变迁距离最大达200多公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1-27

      2015年12月,近200个国家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再次迈出历史性一步,达成《巴黎协议》。全球极端气候天气、雾霾增多,能源功不可没。...孙兆东: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达成《巴黎协议》对全世界传统能源结构转型提出了更多新的、实实在在的要求。中国承诺,碳排放在2030年达到峰值。

      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2016-01-25

      中国政府将在未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表1: 主要国家减排承诺资料来源: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民生证券研究院2、巴黎气候大会亮点颇多,低碳时代即将到来(1)中美气候合作,领跑绿色基金继2014年11月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后,中美两国在今年就气候变化达成了更多的共识

      来源:水进展微信2016-01-25

      延伸阅读:2015国家水治理示范技术之有机废水短程-厌氧氨氧化脱氮案例以上结果对我国氧化亚氮的通量计算、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和氮循环通量产生重要影响。...据估算,全球只有约40-60%的氮是通过反硝化生成氮气回到大气中。在全球变暖、污染加剧的双重胁迫下,是否存在新型的氮循环过程,值得我们探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就是一个明例。

      来源:新华网2016-01-2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未来我国面临的水安全形势将更趋严峻,传统的治水理念和用水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来源:《危险废物及其鉴别管理》2016-01-13

      全球气候变化;iv. 对内分泌紊乱所潜在危害;v. 赤潮;vi. 平流层臭氧损耗(或破坏);vii. 对流层臭氧破坏和光化学污染问题;viii. 水污染。

      来源:《能源评论》2016-01-08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21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布尔歇会场圆满闭幕,全球195个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这一《巴黎协定》也成为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性协定。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大幅度增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