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相关结果716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消费,而我国有79%的碳排放来自化石能源中的煤炭能源消费,因此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煤炭。近年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显著降低。...大力实施煤炭生产减排、煤炭生产和消费节能提效减排、煤燃烧新工艺减排、燃料变原料减排等多路径减碳,加速发展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为代表的去碳技术,推广燃煤电厂+ccus、煤制氢+ccus、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在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降1%,对应减少 0.5亿吨标准煤,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3.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减排,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电力。...对此,应将二氧化碳的监测、报告、计算和标准体系纳入大气质量监测,抓实减污降碳协同效应。2. 节能、提效是实现双目标的战略之首,产业结构、管理、技术和文化节能都很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值得注意的是,油气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需要关注。就碳源来说,化石燃料利用占86%左右。但碳具有“灰碳”与“黑碳”双重属性。“灰碳”在当前技术下,能被固定或利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最高,国家与相关企业主动采取了减排举措,加快布局四大领域革命性去碳举措,需要像建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工业一样,战略布局建立“碳工业”、“氢工业”,将碳捕集、碳运输、碳驱油、碳埋藏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21-06-23

      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宗协议交易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可发起买卖申报,或与已发起申报的交易对手方进行对话议价或直接与对手方成交。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06-22

      所产二氧化碳分离净化后进行再利用,沼渣沼液直接还田或生产高附加值有机肥。对于能源作物、部分秸秆、陈化粮、废弃油脂等适宜做生物液体燃料(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油)。...()生物质能发展重点需聚焦在非电利用方向。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06-22

      每年可替代标煤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亿吨、二氧化硫960万吨、氮氧化物300万吨。这些绿色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可降低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30-35个百分点。

      来源:学习时报2021-06-22

      第一阶段(2021—2025年),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亿吨标准煤以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亿吨以内,力争实现碳达峰。...第阶段(2026—2030年),在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并考虑到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的提升,公共机构示范引领的潜力将得到更大释放。

      来源:山西科技厅2021-06-22

      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将二氧化碳投入使用—从排放中创造价值》,全球二氧化碳消费量最大的部门是化肥行业,其中每年1.3亿吨二氧化碳用于尿素制造,但其使用量不及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340亿吨)的1%

      陈迎:碳中和是人为的源跟人为的汇相平衡

      来源:经济学家圈2021-06-22

      陈迎: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目前,在国际上蓝碳能不能算碳汇是有争议的。...例如,多年前就有私人公司往海洋里撒铁肥,加速海藻生长吸收更多二氧化碳,这是“地球工程”的一种,遭到环境ngo的反对,国际上很多ngo认为人不应该大规模的去改变自然系统。

      别再动不动就碳汇交易了  碳汇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1-06-22

      它是指你种树的时候,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给固定在树里面的量。这个量在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去申请碳资产ccer,然后就可以笔交易了。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6-22

      在配额市场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 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4.4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104.31 亿元。广东、湖北、深圳累计成交量位列前三位。...是配额稀缺性有待增强。激发碳交易的重要动力在于配额的稀缺性,如果稀缺性不足, 就难以形成供需双方有效的交易需求。

      “双碳”重塑产业链 上市公司抢占新风口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1-06-21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占比达到28.8%,随着全国碳市场交易正式启动,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从区域看全国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1-06-2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各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累计成交4.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成交额104.31亿元。...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中移出:(一)连续年温室气体排放未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因停业、关闭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再排放温室气体的。

      来源:中国能建2021-06-21

      作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项目主要以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产业为方向,致力于开发农林废弃物资源,向社会提供清洁电力、热力等清洁能源产品,既能解决该县工业园区及城乡居民取暖问题,又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

      来源:达州观察2021-06-21

      渠县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云华:我们设计处理规模是每天750吨,最大处理量是900吨,全年处理27万吨垃圾,相当于节约标煤是3.5万吨,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是8万吨,每年可以发电1.2亿度,相当于我们

      位于新加坡的全球首个海上垃圾填埋场将“变身”发电厂!

      来源:新加坡眼2021-06-21

      计划建设的这个太阳能发电场预计占地60公顷,峰值容量至少为72兆瓦,足以每年减少3万7千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的能源可以为多达1.75万家庭提供一年的电力。...新加坡壳牌公司董事长aw kah peng 女士也指出,该项目符合该公司重新定位其核心业务、减少自身二氧化碳排放和帮助客户脱碳的10 年计划。看来,这个太阳能发电场很有可能是各取所需的双赢结果。

      解析环保产业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2021-06-18

      2020年,我国向世界作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为减碳按下“加速键”。同时,政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来源:作者投稿2021-06-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上指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些研究以学术探讨为主, 缺乏实践检验, 因而影响力较为有限;是一些学术团体独自或者联合推出的与生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碳中和对电解铝行业的影响

      来源:东海期货研究2021-06-18

      吨,依据碳交易所披露数来看,2020年电解铝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为4.26亿吨,约占全社会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5%。...其中使用火电生产一吨电解铝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为11.2吨,使用水电生产一吨电解铝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几乎为零,因此,火电生产是电解铝碳排放高的主因。

      来源:中华环境2021-06-18

      根据当时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的统计,自2013 年开始交易,到2017 年11 月,7 家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了2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超过46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