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相关结果7163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6-12

      、时代需求(一)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经济社会系统变革2014年全国排放温室气体1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为103亿吨。...()减污降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导向我国实践经验表明,温室气体与传统大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协同效益,每减少1吨二氧化碳,可分别减少3.2千克二氧化硫和2.8千克氮氧化物。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完成对中晶环境的投资

      来源:中晶环境2021-06-11

      中晶环境利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去除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同步安全处置工业排放,并将其用于新型催化剂材料、脱硫脱硝反应剂材料及建筑材料的生产。

      来源:新华网2021-06-11

      如东项目建成投运后,国家电投江苏海上风电公司海上风电场预计年发电量近4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46万吨,相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3万吨。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06-11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梦祥说,“我们国家现在一年的排放有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我们浙江大学开发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当天包括“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在内的第一批30项技术成果正式上架,等待买家。

      研究综述 | 污水COD中化石碳排成分不容小觑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6-11

      由于有机碳来源不同,所直接排放的co2可区分为生源性co2(biogenic carbon dioxide,ipcc排放清单中未计算)和化石源二氧化碳(fossil carbon dioxide,ipcc...经过传统一、级污水处理,大多数有机物被用于合成细胞物质(剩余污泥)或被分解转化为co2而进入大气。

      腾讯研究院:碳排放的宏观考察、规律总结与数字减排“三大效应”研究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6-11

      21000亿吨二氧化碳。...全球碳排放的基本事实观察1.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增长人类的经济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据挪威国际气候研究中心(cicero)估算,1850—2017年这167年间,人类的化石能源消费大约已经排放

      来源:交汇点2021-06-11

      相较于此,二氧化碳在线监测装置可根据烟囱排口排放气体的压力、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通过关键参数的分析校验测量出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以往的方法更加精准。...“我们以往主要是根据消耗的煤来估算碳排放,消耗1吨煤,排放约2.6吨二氧化碳。”

      中国碳中和债券市场现状与前景

      来源:债券杂志2021-06-11

      我国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繁重。...数据显示,近期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至少过去300万年间的最高水平,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gcp)发布的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412ppm。

      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危”与“机”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6-10

      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截止到12月31日,共覆盖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我国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超过40亿吨。...截至2020年底,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二氧化碳当量4.3亿吨,总计100亿元。经过多年的探索,试点碳市场减排效果明显,碳排放从总量到强度呈现双降趋势。

      毛新平院士:钢铁减碳要重视这几个协同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2021-06-10

      二氧化碳排放量仅在0.5吨左右。...过去 30 年间,钢铁行业不断加快低碳转型步伐,单位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二氧化碳排放从 3.87 吨下降至 1.89 吨,下降幅度约 50%,但与此同时,随着产能屡创新高, 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碳强度控制仍面临重压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0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削减4.7%以上。各市(县)、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见附件3。、重点任务(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1、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

      来源:陕西省环评处、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2021-06-10

      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1〕4号)和《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有关要求,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深化“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探索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

      碳中和特别专题:“双碳”战略意义深远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曾宁大宗商品研究2021-06-10

      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本身是一个科学问题,最早源自于法国科学家傅里叶的温室效应理论,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雷维尔和苏斯研究发现,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能被大自然全部吸收,才逐步地引起科学界的重视

      来源:《中国商界》2021-06-10

      电的直接利用、制氢等会降低能源效率,因为每个转换环节都要消耗能源、排放污染物和二氧化碳

      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现状及广阔前景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2021-06-10

      )、二氧化碳共聚物(ppc)、聚己内酯(pcl)、聚乙醇酸(pga)等。...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类聚合物(phas)、全淀粉基、纤维素等;石化基可降解塑料包括元酸元醇共聚酯系列(聚丁酸丁醇酯(pbs)、聚己酸/对苯甲酸丁醇(pbat

      来源:搜狐教育2021-06-10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平衡的状态。...和1990年相比,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超过90%。

      来源:亿欧2021-06-10

      据悉,“泥茅”海螺水泥已于2018年10月建成了世界首个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实现了二氧化碳次利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该项技术预计会实现广泛运用。

      浙江:关于印发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建设评价导则的通知

      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06-10

      2.5.2 园区应按照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减排指标和污染物排放下降指标要求,鼓励企业采取低碳技术、环保技术措施,逐年减少二氧化碳、cod、so2、氨氮、nox等排放量。

      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0

      (6)排放因子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例如每单位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单位购入使用电量所...(4)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企业消费的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如蒸汽)所对应的电力或热力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然而,生物质能源在生长的过程中一直在吸收二氧化碳,若制备成产品则二氧化碳一直储存在材料,直到通过燃烧等途径才释放到大气中,若燃烧过程中采用碳捕集的方式,则生物质能的使用属于负碳排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