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碳排放权交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还有多远?

2015-08-07 10:00来源:新华网作者:安娜 何强关键词:碳排放碳交易碳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5日公布“上半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再次指出将“加快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交易市场若开启,潜力将高达千亿,但何时能开启,应如何开启,仍值得关注。

按照IEA(国际能源署)统计,我国于200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随后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本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

据专家介绍,我国的碳排放有40%以上来源于电力,这主要是因为国内70%以上电力由燃煤提供。尽管近年来,国家已加大清洁能源支持力度,降低燃煤的使用,但煤电的退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电联数据显示,上半年火电不论是在投产规模还是在建规模方面,占比都是最大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采用碳交易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有效方法,也是大势所趋。

据光大证券研究员陈浩武介绍,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到447亿欧元。随着经济复苏,各国政府加大对碳交易的重视程度,未来全球碳交易的市场规模有可能超过万亿。

我国自2009年已开始探索建立碳交易市场。2011年,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目前七大试点已全面启动交易。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截止到2014年10月,全国共完成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

据光大证券测算,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成熟以后,很可能将达到上千亿元的规模。

但从试点的情况来看,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据专家介绍,目前各地政策、技术相互独立,确定配额总量与核定企业履约的基础性制度也各有差异。北京、上海、广东等试点地区在制度设计上偏向政府控制,而湖北则趋向于完全让市场主导,通过二级市场形成价格去激励企业减排创收。

同时,市场交易活跃度仍然较低。截止到2014年11月13日,交易额最小的重庆仅446万元,除湖北、深圳外,其他几个试点交易额不足亿元;北上广的交易日比例均低于50%,重庆交易日比例仅为0.68%。

从企业层面看,交易意愿也不高。大部分试点企业都是迫于政府压力参与交易,因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的积极性和履约率也较低。

为了进一步激活市场,各试点也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据安迅思中国碳市场分析师陈少成介绍,深圳、湖北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北京推出掉期产品,广东则进行定期配额拍卖的试点。

未来如何将上述创新统一起来,应用在一个市场中,仍待从制度、技术和法律层面统筹考虑。

发改委指出,下一步将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制定相关配套细则。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案,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功能。

此前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公开表示,争取在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但目前尚没有明确时间点。

延伸阅读:

发改委:上半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原标题:碳排放权交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还有多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