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新闻
  • 新闻
  • 产品
  • 企业

AOA技术工程应用效果评估暨技术研讨会在宜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等出席

5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住建部科技中心”)在宜兴组织召开AOA技术工程应用效果评估暨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住建部科技中心副主任黄海群、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总工郑

北控水务携手彭永臻院士团队研发!AOA技术已在万吨级工程成功应用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目前,北控水务与中国工程院彭永臻院士合作的污泥双回流-AOA深度脱氮除磷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在山东、广东等地开展大规模生产性应用,并且已经在超过一万吨生产线上成功应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

中山公用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为首席环境科学家

9月17日,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聘任“首席环境科学家”仪式在市政府举行,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红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颁发聘书。

三千年前的地下排水工程是怎样的?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带你解读“陶三通”的前世今生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南琪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登场,在陶三通的今生故事中,为大家介绍三千年前殷商时期的地下排水工程。三千多年前,勤劳、

任南琪院士:海绵城市的地区分类建设范式

任南琪,1959年3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 成员个个是大咖

2月26日,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发布《关于成立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的通知》,曲久辉任主任,任南琪、张辰、李艺、张金松担任副主任,侯立安、彭永臻、马军、徐祖信等均在委员之列,详情如下:

部长调研关注的入海河流总氮超标问题 目前有何治理“良方”?

近年来,入海河流总氮通量已成为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的关键,长期备受关注。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了渤海入海河流总氮浓度持续反弹的问题。3月,黄润秋先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修订草案)》

4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办法》)。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

4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标识技

全文 |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2023年2月16日)同志们: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经党中央、国

全文 |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月7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出讲话。全文如下:从党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在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生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如下:准确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三新”重大判断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

精彩人物更多>>

侯立安院士: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诸如厕所革命、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多项工作。然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复杂的

2021年10月22日

胡洪营:做一名追求极致的环境工程教师

2003年,《环境工程原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率先在清华大学开设,第二年就被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认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第三年出版教材,之后建设成为全国高校环境学科精品课程。不止步于创建一门课程,而始终步履不停——胡洪营努力做教育教学路上的

2021年10月22日

王浩院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工作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核心地带,流域所涵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以灌溉农业为主,流域内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和下游引黄灌区是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同时,黄河流域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丰富,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工业聚集区。截至2018年年底,流域内9省(

2021年10月18日

彭永臻院士:至臻至善 让污水还清

出生于1949年2月的彭永臻是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一名院士。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他不仅亲眼见证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这一辉煌历程,更亲身参与了在污水处理领域,我们国家从零起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历程。

2021年08月24日

黄润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2021年07月06日

杜祥琬院士: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引领我国及时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形态将逐步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双碳目标也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及时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

2021年06月23日

贺克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环境科技带来哪些挑战?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不仅要从气候履约的角度去理解,还涉及产业竞争问题,更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甚至健康中国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各界都在积极行动。

2021年06月22日

丁仲礼:谈碳排放权不谈历史和人均 就是“耍流氓”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周刚刚落下帷幕。5月30日,在随后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学术报告。该报告是对中科院学部设立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最新研究汇总。2030年的碳达峰目

2021年06月07日
热词检索: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