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碳市场连接及宏观调控--从碎片化到统一市场的简单逻辑

2015-10-28 08:34来源:水晶碳投微信作者:陈波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排放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无法加以涵盖和设计。”

——维克拉夫-哈韦尔《夏日静思》

这个夏天对于碳市场来说仍然是枯燥乏味的,人们看不到一个清晰的图谱。第一批试点的7个地区完成了两年的履约之后,并没有看到走向统一的趋势,相反制度的差异化日益严重。而蠢蠢欲动的非试点也缺乏行动的一致性——他们并不清楚哪种模式是正确的。

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发展模式已被欧美经验证明失败了。试点模式更像是建了一堵墙,它所带来的制度成本,已经超越了“边干边学”所获得的潜在收益。因此中央计划者的干预具有了必要性,但这种干预如何树立合理的边界和目标,即使在学术界也还是个少有人涉足的话题。

如果中央计划者简单粗暴,那讨论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不如从一开始就着手全国市场的推进。我们假设中央计划者具有足够的远见和耐心,对市场持有敬畏感,愿意寻求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那么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就自然演化为市场连接问题,也就是如何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流动性基础。这包括试点之间的连接,试点与非试点之间的连接。其中最需要考虑的是试点之间的连接问题,因为这是最难的。

谈到这里,大部分人一定会想下面我肯定会谈应该如何统一分配,统一规则之类的内容吧?但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实施方案,而是更为基础的命题:什么是连接,如何促成连接以及阻碍连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连接的条件以及调控的目标

究竟什么条件下两个碳市场之间有可能进行连接?第一个条件是具有等同的减排程度,也就是具有相同的环境有效性;第二个条件是具有相近的价格,也就是具有相近的减排成本。这两个条件完全满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可以对约束条件进行放松。

第一个条件往往是阻碍碳市场连接的关键政治障碍,原因在于很难对减排真实性进行评估。传统方法是采用基准线情景分析法进行估算,但是基准线的设置往往依赖于丰富的经济和排放数据以及复杂的宏观经济模型(如CGE等),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不适合应用到规模较小、封闭性较强的区域碳市场中。为了规避传统方法的困难,我们将碳抵消(offset)机制中“额外性”概念推广到总量控制的碳交易市场中,并称之为“额外性函数”。

额外性函数用来描述名义减排目标和真实减排目标之间的偏差水平,也可以表述为“碳市场不能实现减排目标的概率”。每个碳市场都会制定明确的减排计划(名义减排目标),但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真实的减排目标会存在一定的弹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当中有些是主观的,例如配额分配方法以及市场调控带来的供给弹性,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例如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不完善导致数据质量的不确定性等。额外性函数就是用来计量这些不确定性。尽管这是一个统计量,但是相对于复杂的经济模型,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观察完善这个函数的数学形式。

第二个条件的测度就很简单了,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来追踪,例如日平均价格,权重平均价格等,各种方法的效果相差不会很大。

这两个条件实际上也自然成为中央计划者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一方面保证减排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促进不同市场的价格趋向一致。从而我们将碳市场连接问题变成了一个经典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延伸阅读:

建立全国碳市场:起步有姿态 迈步有点难

【关注】国际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碳市场?

原标题:碳市场连接及宏观调控 ——从碎片化到统一市场的简单逻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排放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