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水质监测评论正文

24条青鳉鱼“站岗”取代仪器? 水质监测出了新玩法

2016-12-27 13:19来源:北京晚报关键词:水质监测自动监测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进京以来,截至12月22日无锡市累计收水19.3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II类以上,1100余万人直接受益。为了确保水质优良,南水进入城区的第一道“关卡”大宁调压池用上了生物安全预警系统,每天有24条青鳉鱼24小时检测水质,确保市民喝到安全的南水。

目前南水的水质监测有三种方式: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和应急机动监测,三者互补。自动监测连续性强、密度大,最快1小时可得出一组数据;实验室监测一周一次,优点是结果最为准确;应急机动监测则用于出现异常或突发事件时,比如数据跑偏、丢失等情况。在特定时段,南水还会加密监测,比如重大活动期间、夏季藻类较多的时候,实验室监测频率增加到一天一次。

除了常规监测,有关人员在大宁调压池还发现了一些特别的小动物。在设备房里,有一台装有8个透明罐子的仪器正在运作,罐内装的是来自大宁调压池的水,每个罐子里有三条小鱼,每条身长2厘米左右。“这叫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工程师王晓雨指着罐子上方密密麻麻的红色曲线说,“这些曲线专门用于监测罐内小鱼的活动情况。”

这些小鱼是中科院无锡培育基地的青鳉鱼,是实验人员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的一种试验鱼,一旦接触污染物,鱼身游动的频率和速度快慢就会发生变化。每个鱼罐上都安装了传感器,屏幕显示的红色曲线就是这8个传感器的图谱,就好像鱼的“心电图”。系统内预置的模型会对小鱼的“心电图”进行计算分析,自动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起到预警的作用。

为了让青鳉鱼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实验人员在培育的时候就会让它们“祖孙三代”都生活在纯净的水体里。但在应用过程中,为了避免青鳉鱼在水中时间过长产生抵抗力,导致对污染物的敏感度下降,所以每半个月必须“换岗”一次。预警系统一共设置8个罐子24条鱼,也是为了防止鱼存在个体差异产生误报。目前,在密云水库、丹江口水库都有这样的生物安全预警系统。

延伸阅读:

水质监测产业掘金正当其时 体量将会超过600亿?

重庆市首个喀斯特水质监测体系建成

原标题:24条小鱼“站岗” 监测南水水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质监测查看更多>自动监测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