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评论正文

图文实录|生态环境部2018年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2018-10-31 10:19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关键词:碳减排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31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向大家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有关工作,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新闻发布会由刘友宾主持。

1.jpg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2018年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生态环境部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向大家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有关工作,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近期生态环境部几项重点工作。

一、开展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8年10月16日至10月23日,第一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部完成督察反馈工作。

“回头看”开展以来,10省(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各地还针对公开的典型案例,迅速开展问责调查,督察进驻期间公开的53个典型案例,相关地方已主动问责513人,其中厅级干部17人,处级干部132人,有效传导了压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做好各地督察整改工作的分析、调度和现场抽查。针对督察整改中存在的问题,视情采取函告、通报、约谈、专项督察等措施,对问题咬住不放、一盯到底,以督察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已组建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陆续对山西、辽宁、吉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省份开展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工作。

“回头看”督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督察各地整改方案总体落实情况及其成效;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具体整改进展情况;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和推进情况等工作。既查不作为,也查乱作为,坚决查处督察整改中的“一刀切”行为。同时,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7大标志性战役和其他重点领域,结合被督察省份具体情况,每个省份同步统筹安排1个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将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已完成83% 黑龙江、贵州等地任务完成率偏低

刘友宾:

二、2018年水源地环境整治进入攻坚阶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各地持续推进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按照部署,2018 年年底前,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要完成排查整治任务,共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276个地市1586个水源地的6251个环境违法问题整治。

专项行动以来,各地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取得积极进展。截至10月25日,在今年需要完成整治的6251个水源地问题中,517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完成比例83%,达到序时进度的要求。

从各省份情况看,上海、宁夏已率先完成水源地环境整治相关任务;湖南、山东、浙江、青海、湖北、陕西等6省份任务完成率达到90%以上。新疆、福建、河北、四川、河南、甘肃、云南、内蒙古、海南、广西、安徽、西藏等12省份任务完成率均在80%以上,基本达到序时进度的要求。

通过清理整治,一大批影响水源地安全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初步统计,各省(区、市)已关闭、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180个,治理解决工业企业污染问题792个,有效整治码头和道路交通穿越问题686个,推动解决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问题2260个,切实消除了许多重大环境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了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距离今年年底不足70天,余下问题多是一些“硬骨头”,按期完成任务十分艰巨。目前,黑龙江、贵州、广东、江苏、山西、江西、天津、北京、重庆、吉林、辽宁等11省份任务完成率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其中,黑龙江、贵州两省任务完成比例不足70%,后续任务繁重。

针对水源地整治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督促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实施分类治理,对症下药,不搞“一刀切”,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水源地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完善适合本地特色的工作机制,确保按期完成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任务。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

刘友宾:

三、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

为全面反映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提升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服务南海地区国家和公众,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已全面建成,具备PM2.5、PM10、SO2、NO2、CO和O3等6项常规指标,CO2和CH4等2项温室气体指标,颗粒物组分(黑炭)以及气象五参数和能见度,共15项指标监测能力,初步形成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监测与气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体系,标志着南海地区大气环境综合监测迈出坚实的一步。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的建成将为南海域内国家和地区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也为研究西太平洋-东南亚区域的大气传输、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在推动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必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即将召开

刘友宾:

四、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即将召开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8年年会将于11月1-3日在北京举办,年会主题是“创新引领绿色新时代”。

本次年会第六届国合会(2017-2021)的第二次年会。会议将听取国合会“全球治理与生态文明”“绿色城镇化与环境质量改善”“创新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绿色能源、投资与贸易”四大课题相关政策研究的情况报告,并讨论形成年会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

会议将设立“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圆桌会以及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发展路径应对气候变化、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治理、创新引领绿色城镇化、美丽中国2035、绿色消费与绿色转型、创新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8个主题论坛。

国合会委员、特邀顾问,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代表,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驻华使节代表,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界和社会组织代表等总计约400人将出席会议。

下面,请李高司长介绍情况。

1.jpg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

李高: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就“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有关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支持、参与和宣传。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落实减排承诺,与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多年来,我们努力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把握全球低碳发展新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

下面我愿意回答媒体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谢谢大家!

1.jpg

人民日报记者

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能调整到生态环境部 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人民日报:机构改革后,应对气候变化职能由国家发改委调整到生态环境部,是否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

李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这次机构改革把应对气候变化职能调整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这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从来都不是某一个部委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需要地方积极落实,需要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了解我们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

我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是由总理来担任组长,规格非常高,同时几乎所有的国务院组成部门都是这个协调小组的成员,这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职能从国家发改委划转到生态环境保护部以后,生态环境部需要在统筹协调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同时与各个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去推动地方行业落实相关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生态环境部这项职能,我们一定能把这项职能落实好,把我们工作做好。

应对气候变化是涉及到全球,环境污染治理是国内环境问题治理的工作,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有很大的潜力进行协同增效。机构调整为我们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增效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这对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有利的,同时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到2020、2030年中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生态环境系统有非常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更好的统筹协调利用好这样的体系,对推动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减排查看更多>气候变化查看更多>生态环境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