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分别于1986、1991和1999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mdash;mdash;清华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博士后; 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mdash;mdash;德国UniversityofStuttgart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客座研究员(GuestResearchFellow); 2008年
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植物生理生态、保水剂与化学节水技术、环境材料在肥料增效和重金属污染中应用,废弃地土壤改良等。 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攀登计划、863、973、中国工程院、国家和省部基金及国际合作
教育背景 2002.9-2005.6中科院研究生院,生态学博士学位,水质污染调控机制与技术; 1999.9-2002.6东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安全工程; 1995.9-1999.7东北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环境工程。 科研项目 研究类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悬浮曝气生物床原位修复
多年从事有毒化学品环境化学及污染生态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早期研究工作包括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农药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高浓度有毒化工废水治理工艺研究等,2000年以来主要致力于农村环境安全监控管理、生态规划编制、土壤
长期从事环境管理技术、环境系统模拟、环境管理系统与平台研发、环境规划与评价等研究工作。从七.五开始,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973课题、863课题、科技支撑和重大事件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排名第四),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次(排名第四和第七)
胡冠九,女,1969年生,中共党员,199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任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级高工。 在19年的环境监测工作中,胡冠九以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身份参加了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16项,发表论文60余篇。她先后14次被评为单位
胡洪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环境学院环境生物教研所教授、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再生水安全利用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城镇水回用委员会(ISOTC282SC2
胡建信,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温室气体(GHG);臭氧层消耗物质(ODS)。获奖多次,曾于2004年获第二届国家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2006年获联合国60周年UNEP保护臭氧层贡献奖。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 环境资源法
专业方向 废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电化学传感环境监测、固废资源化储能功能材料
版权所有 © 1999-2025 北极星环保网 运营: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告总代理:北京瀚鹏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证080169号京ICP备09003304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2019] 5229-579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Copyright ©2025 Bj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