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生物质电厂没柴烧?

2014-08-26 11:5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徐卫星关键词:生物质电厂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多地出现基层干部因禁烧秸秆不力被免职;与此同时,省内却拥有堪称全国最为密集的秸秆消化网络,18座以秸秆为主要燃料的生物质电厂因燃料收集难而陷入普遍亏损的境地。

秸秆禁烧与资源利用本应相互促进,矛盾缘何产生?普遍亏损是政策缺陷还是企业竞争市场所为?现有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有没有可行的经济模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赴江苏多地进行探访。

烧麦秸是无奈之举?

麦季时间短、劳力缺乏,直接焚烧省事,规模化水平低制约还田与收集

“秸秆禁烧从县到乡镇呼声很大,不仅要求交保证金、保证书,村长书记还要到田间地头蹲点监视。但一开始可以,过几天就不行了。”据淮安市洪泽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人介绍,秸秆禁烧基层监管难度太大,抓现行几无可能。

在淮安市金湖县陈桥等一些乡镇,为鼓励秸秆禁烧,镇政府给农民开出了每亩30元的补贴价格。偷烧现象虽有所遏制,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在田地、道路一侧的水道沟渠中,被弃的秸秆随处可见,造成河道的堵塞及污染。

不仅如此,“一些农机在收割小麦时为省油只收麦穗头,留茬高度过高,造成秸秆返田时难度大、土壤难分解吸收,因此只有烧掉。”当地人告诉记者。

据淮安某生物质电厂负责人介绍,每逢六˙五环境日当天,他都会给当地各乡镇的书记镇长挨个发短信,一来善意提醒他们重视环境工作,另一方也出于企业自身生产运行考虑求购麦秸秆。

“每年的麦季是我们燃料最紧张的时候,但麦秸秆基本在田间地头就烧掉了,根本没人有空帮着收。往年发短信的结果是一吨都没有,但随着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重视,从去年开始有所好转,今年收上来200余吨。”他解释道,麦子在收割后马不停蹄就要返田,之后灌水、育秧,前后只有一个星期到半个月的时间。“让农民将秸秆摞在一旁,既影响生产还不顺心,要是有人来收免费送都可以,但问题是劳力又不够。而稻季则不同,收割后有充足的时间返田再播种,那时候人也空闲。”

在他看来,目前的包干到户也是“阻碍”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农业人口大量转移之后,农村呈现劳动力短缺、田地荒芜化的趋势,而分田到户的所有制形式又制约实现规模化。

“从农业种植的设备投入角度来说,几亩地没有增加农机设备的需求。只有让土地充分流转,让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才能形成农场化、规模化效应,用机械真正代替人工,禁烧问题也引刃而解。”业内人士表示。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土地集约化程度低是“三农”问题的根源,这是中央首次公开明确这个观点,也预示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做法将得到鼓励和支持。

电厂收秸秆为何不积极?

电厂密集争夺燃料,收购半径不断被扩大;企业希望禁烧补贴落到实处

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和分配工作组专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秦世平教授曾在2005年就发文指出,生物质发电应在我国黑龙江、新疆等以农场为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发展,其他地区由于农户的规模太小,原料收集一定会遇到收集难和涨价的问题。

然而,由于当时我国生物质发电没有实例,没人对此说法重视。短短8年时间,江苏生物质电厂如雨后春笋。目前,18家在运行的生物质电厂主要集中在苏中、苏北粮食主产区,一些地级市更是占三四家之多,相邻最近的两家发电厂相隔仅9公里。

由于电厂分布过于密集,燃料争夺战天天都在上演。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他所在企业的原料收集半径已达100多公里,最远还跑到临近的安徽省等地。“现在一些原料的收购价已经较当初项目可研时翻了近两倍,不少企业不得不建立价格联盟,防止中间商捣鼓哄抬价格。”

原标题:生物质电厂没柴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电厂查看更多>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垃圾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