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污水变污泥,污染大转移,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近日,针对污泥问题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说法。甚至有媒体用漫画“打水漂”直指我国目前正面临的由于八成污泥未处理,数千亿元的污水处理费可能“打水漂”的尴尬局面。
污泥该向何处去?怎样处理才更科学?这成为许多业内人士关注和忧虑的问题。
作为污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论坛,9月19日,“2014(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将集结十多位行业顶级专家,展开思想碰撞,为污泥处理处置找办法、出方子。他们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工、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张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无锡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原无锡国联发展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总裁王锡林;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麦穗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戴晓虎;中国水协排水委员会主任、原北京排水集团总经理杨向平;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上海市水务局处长唐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E20研究院执行院长、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同斌。
对于如何治理污泥,他们这样说:
张辰: 拿来的技术还要实践来检验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起步较晚,技术上基本采用“拿来主义”。对此张辰表示,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引进消化,但需通过实践进行调整与优化,提高适用性。
他认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已有一定基础,接下来就需要我们树立蓝色经济理念,将各个单一技术形成循环技术,体现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王凯军:强调技术更要完善政策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解决不单单强调技术,也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政策,统筹考虑不同阶段的问题和措施,应从污泥解决方案的系统性及产业链完整性方面考虑。”
王凯军强调政策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完善促进污泥市场化的相关政策,推广政府对公共服务的采购,将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结合起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才能形成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傅涛:污泥资源化还需政府补贴
“市政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处置本质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或是地方政府主导的社会服务,是水务社会服务责任的延伸。”
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方式之一,属于地方政府污泥处置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所约定的范围。傅涛强调,污泥的资源化以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为基础,只有实现了稳定化的污泥才能成为资源。如果政府在污泥处理环节的服务采购实施得当,就能够支撑污泥资源化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有时候,污泥资源化处置实施的外部经济条件并不成熟,就需要政府进行资源化的外部补贴,但是这一补贴往往来自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如国家对污泥发电的补贴等。
王锡林:需善用联盟力量探索污泥处理之法
谈到污泥的处理处置,王锡林认为,“前一阶段,污泥处理处置仅仅是以减少污泥对环境的危害为目的,产业将目光主要聚焦在污泥的末端处理上,浪费掉了污泥中大量宝贵资源”。
前不久,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下简称“联盟”),区别于以往以技术链为导向的污泥联盟。据联盟秘书长张树人介绍,联盟的创造性在于,解决方案并非以单纯的技术角度出发,而是以客户需求与客户感知为导向,寻找多个技术方向与解决之道的整合串联。王锡林表示,未来,产业应将眼光投向更远的方向,借鉴师法自然的蓝色经济理念,各抒所长,通过像“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样共生、共荣、共赢的平台,在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积极合作、共同探索,为污泥产业市场化发展探索一条更加光明、可以长久发展的兴盛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8日,江西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工业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运营服务采购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项目为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2.0万m/d。2.鹰潭高新区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扩容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为高新区白露科技园区域,包含两
日前,中国化学东华公司总承包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场项目举行现场开工仪式并召开开工交流会。公司工会主席、董事会秘书余伟胜出席会议。开工交流会听取了项目团队及各职能部门对于数字化交付、智慧工地、智慧仓储等实施内容及后期规划的报告。针对项目下一步建设工作,余伟胜强调,项目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22日,广东雷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湛江市湛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雷州市产研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二批)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发布。据悉,该项目工程总投资6887.57万元,施工期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12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在“双碳”目标与《“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环保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HUBER螺压脱水机Q-PRESS凭借“高含固率、低能耗、全场景适配”的核心优势,深度契合中国政策导向,成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标杆设备。Part.01技术硬实力:以低碳工
4月11日,广西鑫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岑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特许经营项目中标公告发布。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报价:103.86元/吨。该项目概况:(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一座日处理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1×500吨/日的焚烧线,年
4月21-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即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琥珀环保在W3馆B17邀您共同探讨污泥资源化解决方案。
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存量时代落幕,环保产业正经历着深度重构的“结构性变革期”:一边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一边是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资本扎堆;一边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一边是技术同质化企业面临系统性出清,一边是跨界资本强势入局
3月26日-27日,第六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创新应用研讨会于天津滨海新区圆满举办。此次研讨会以“顺势谋变破局”为主题,吸引了政府部门、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近300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共破行业高质量发展之大局。康恒环境受邀出席,在多个环节贡献智慧,展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春风蓄势的时节,泰达环保双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下简称“双港项目”)即将迎来一场特殊的“大考”。作为第六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创新应用研讨会的参观地,双港项目精心筹备,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同仁们前来考察与检阅。3月27日上午,随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优质供应商。诚挚欢迎符合条件的企业报名参与,具体事项公告如下:01公司简介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旗下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控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固废处
春节这几天,全世界尤其是美西方,都被Deepseek-R1这项我国在AI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新突破所震惊到了!其实,在这之前,大家都体验过国内很多的AI产品,比如豆包、Kimi、文心等等,但是都没有像DeepSeek一样备受关注,主要是它的AI生成力与目前公认全球最高水平的GPT不相上下。看到网上各种玩儿法,想让它
4月27日,昆明市东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中标结果公告发布。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天成永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投标报价:设计部分投标报价2480000.00元,施工部分投标报价为-0.50%。据悉,昆明市东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招标人为云南
4月25日,深圳罗湖区桂园街道环卫一体化服务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中标,中标(成交)金额为1-下浮率:0.9(支付上限:21446872.07元)。据悉,该项目有11家企业参与竞标,最终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中标。详情如下:
4月24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开购2025B001377389结果公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萍乡创新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62080000元。
10大海外展团,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知名企业参展接待全球72个国家的90,571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增幅56%全国10个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团莅临,行业旗舰地位稳固亚洲环保旗舰大展——2025第26届中国环博会于4月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22个国家与地区的2,279家企业参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无疑为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西北
4月1日,盈峰环境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龙岗区布吉街道城市管家服务采购项目,合同总额为4.51亿元,年化金额为9012万元/年,项目服务期为5年。公司与招标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告指出,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在环卫作业一体化运营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昆明市东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招标,招标人为云南国润瀚海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7601.08万元,本项目建设所必须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系统,安装1*300吨/日垃圾焚烧炉排炉系统及1台中温压余热锅炉(4.0兆帕,400℃),配置1台6MW中温中压凝汽式汽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3月1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瑞丽市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乡镇片区)中标公告,盈峰环境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153.31万元,服务期3年,公示如下:一、项目编号:DHZC2025-G3-00039-YNMY-0001二、项目名称:瑞丽市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乡镇片区
3月5日,云南昆明市东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中标结果公示。云南国润瀚海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80.00元/吨。据悉,该项目于2月17日发布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如下:第一中标候选人:云南国润瀚海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报价:80.00元/吨;第二中标候选人:云南上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继续鼓励企业按照商业原则推进新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经济新业态,并探讨和推进在轨道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引进和运营中国商用飞机,助力各自产业
3月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风能装备重点企业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协同突破·生态共建”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受邀参会,分享对新能源价值体现的核心思考。曹志刚表示
在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盛大启幕上,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勾勒出今年能源工作的宏伟蓝图,其中“绿色转型”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依旧占据核心位置。报告首次将“零碳园区”概念推向公众视野,并着重指出将深化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工作,打造一系列零碳园区及零碳工厂示范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内蒙古乌海海南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为乌海市低碳产业园首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新能源规模为30万千瓦(风电4万千瓦、光伏26万千瓦),设计制氢能力1.03万吨/年,储氢能力13.85吨。氢氨醇业务的布局,是中广核“热海绿沙氢”融合发展战略的一个缩
2月26日,中国电建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与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交付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这两艘船采用共同设计理念,互相配合,形成了我国海洋工程安装的最佳组合。它们能够在离岸100公里处的海域展开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挺进深远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悉,
威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0月24日发布《美丽威海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面向美丽威海建设目标,提出了立足实际、体现特色的七大板块26项重点任务。一是构建“一屏一带十廊多核”的高品质生态空间,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和提升精致威海自然生态功
10月24日,威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美丽威海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实施耗煤设备节能技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提高产业用能电气化率,开展“核能供热”“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清洁供热,减少民用散煤、农业用煤,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9日,商务部召开第四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专题新闻发布会,其中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王琦介绍了中国和加勒比国家之间合作情况指出,双方企业正在清洁能源、储能等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机遇。王琦表示,中国和加勒比国家虽远隔重洋、相距万里,但在双方各有关部门、地方
2024年9月4日,全球单体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中广核“伏羲一号”正式在广东汕尾建成投运,并完成首批养殖鱼苗投放,该项目可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400万元,对于我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这是记者从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
2024年6月30日,由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自主研制的18兆瓦中速集成海上风电机组,经过一年多的全面测试验证,在辽宁营口华能仙人岛热电厂成功完成吊装,标志着创造风轮直径260米、单机功率18兆瓦“两个全球第一”纪录的风电机组即将投入商业化应用。,时长01:12应运而生创造“两个全球第一”“当年我在
日前,第九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隆重举行。大会紧扣“科技赋能,融合发展,推进深远海风电平稳有序发展”主题,聚焦时下海上风电发展热点、前沿技术及市场政策前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单位和宁波地区首家入驻的风电整机企业,中船科技子公司中船海装出席大会并发布专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